洗澡小小事

1370825926-3757855062_n

一天的疲憊下來,洗澡是一天中最幸福的事。像是為今天揭開序幕,也在向今天道別。

以前很喜歡淡淡花香或是甜甜水果味的洗髮精,現在卻喜歡味道平實好用的洗髮精。不愛洗髮乳的油膩,獨愛洗髮精的乾淨利落,洗完略乾澀,最後用護髮乳摸上一層靜待五分鐘再沖洗,真心向這一頂頭髮賜予的保護說聲謝謝。

不愛沐浴乳洗完後的油滑滑感覺,總有沒洗乾淨的錯覺;獨愛香皂的踏實感,帶點嬰兒香的香皂聞起來心情會很好,只是潮濕的浴室時常讓香皂還沒用完就黏塌塌的,環島的氣候真是讓人煩惱啊!

洗澡的時候其實想的都是當日所發生的種種,尤其那幾年戰戰兢兢的職場生涯,被打得遍體鱗傷的時候在沖澡間盡情流淚倒也爽快;獲得成就感的時候開心地哼著歌,警惕自己須得步步為營;有時候被賤人所害憤恨地刷著頭皮,心裡想著很多招數下一次一定要整回去!浴室,原來是我的內心小小劇場。蓮蓬頭打開的嘩啦水聲是結束一切情緒的時候,沖洗乾淨了,又是好漢一條!

冬天的時候打開熱烘烘的吹風機,呼呼地把頭髮吹乾,也溫暖了手腳。夏天的時候吹風機是敬而遠之,只能用毛巾包著濕噠噠的頭髮半乾後,再草草吹半乾。

塗上保養品和乳液,完美的ceremony結束了,夜晚,才剛剛要開始呢!

娘足十年 遠離華美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f2 preset第一次接觸二犬十一咪的書籍是在澳門一家我很喜歡的獨立書店-邊度有書.有音樂。那是一個陽光灑在書店二樓小窗戶邊的午後,輕輕翻閱著書架上一本本一般書店幾乎找不到的書,偶然間看到這本「娘足十年」,濃濃港味的書名吸引了我一頁頁翻下去,看到了裡面精彩的一片花園!題外話:是說這張封面照的女生看起來有點像許純美,每次看都有想偷笑的感覺。

作者二犬十一咪是一位香港藝術創作者,從事不同範疇的藝術工作,作品崇尚自然,文字有像詩一般的氣息,意涵多探討生命平等。讀這本書的時候像是在逛她的私人花圃,色彩童趣的獨特插畫風格,以及港式的語調,甚至有時候會需要反复讀著她的句子細細消化其中的意思。我想,作者本身就是個“自然娘”,娘(廣東話唸Leong,指土土的)沒什麽不好,娘也可以是一種潮流,至少對這個崇拜主流的社會來說,不主流其實也是一種主流。

推崇自然的二犬在肌膚的保養有自己獨特的心得,利用天然食材製作適合自己膚質的面膜,與化妝品和市售主流品牌保養品劃清界限。在穿搭上也呼籲多和朋友交換衣服,甚至發揮創意DIY一件衣服多穿多搭配的概念。

「造作不真,它一點也不值得,被名牌吃掉了,卻還盲目跟從,不知所為。」

對於身體的保養,二犬也十分講究,特別諮詢個人中醫師,根據自己的體質以及所居住的城市氣候,規劃出一年四季的食療菜單,更隨著心境的變化,獨創出許多養身料理。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f2 preset

「原味」,對於講究口感精緻的現代人們來說,是一種鍛煉。但如果你有因為不可抵抗之因素如感冒而認真品嚐過不加調味料的粥、地瓜、青菜自然的原味,我想,你還是會懷念食物屬於它本身不造作的好滋味。不管食材取決於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都值得我們好好品嚐與愛護。我其實蠻抗拒一些極端的素食主義者,不斷灌輸我吃肉的殘忍可怕,卻這裡吃著精緻的素食,那邊卻咒罵、批評、計較著世俗對他的不平等,齋口不齋心,不可也。

「用感恩的心珍惜每一片葉、每一顆米,比吃不吃素重要。」

除了手繪的插畫,書裡頭還有二犬的一些植物標本剪貼,以及她對現今社會流行趨勢的看法,值得我們去思考。紛紛亂亂的世界,我們都容易迷失自己,逃不了就待在圈套裡,還是你敢於跳出去,創造自己的一片園地?

「在乎自己是什麽,不要在乎別人說你是什麽。」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f2 preset

有否檢視過你的包包,為何每次出門都那麼重?曾經將上班的包包倒出來很無言。永遠用了一半的紙巾至少有4-5包、時常以為不見買了好幾支的眉筆、有一點開始融化的喉糖、被碎了的粉餅沾到臟兮兮的小袋子….難怪出門都那麼沉重。

「喜歡的東西少一點,便能擁有無物一身輕的幸福,抉擇沒有那麼困難。」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f2 preset

我想,這應該是我目前的生活寫照。不出門的時候我可以把自己關在家好幾天,躺著看天花板、任意上網看好玩的、倒杯茶讀著一本本過去看過的好書、寫寫文章、有job的時候和廠商來來回回negotiate、料理晚膳…家裡不大,卻容得下我小小的自由。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f2 preset

喜愛二犬十一咪的書,作為睡前讀本,讓生活是喜悅、是簡單、是正能量的。若可以娘足十年,日子,應該會是甜美的。

「把自己溶化於自然中,盡力遠離華美,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生活。」

如果你厭倦了城市帶給你的緊繃,這本書可以讓你有一個喘氣的空間。但我發現二犬十一咪的書似乎有點難在一般的書店或網路買得到,google了一下發現可以在這裡買得到(你可以嘗試看看)。

一起娘娘地過日子,不是空口說白話。

午餐提案-潮州式清粥小菜

Porridge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不知道午餐要吃什麽,想起了媽媽都會準備幾個簡單的小菜:煎魚、煎蛋酥、熱炒青菜、鹹蛋、腐乳……當然還有熬煮得粒粒分明、湯水比較多的清粥。潮州人的習慣:“糜(粥)配鹹(菜)。”,不管是早上或中午,喝一口粥再配一口小菜,溫飽了肚子,也滿足了心靈。

因為是一個人吃,所以為自己準備的“糜”和“鹹”很簡單,一碟炒得脆綠的四季豆、幾條烤得微黃香脆的柳葉魚,當然少不了靈魂-腐乳,這樣就能喝好幾碗粥,在炎熱的夏天吃得滿頭大汗,很過癮!

吃過很多不同的粥,台灣稱之的廣東粥,是熬得綿綿密密、入口即化的,豐富的配料如海鮮、高麗菜、紅蘿蔔絲,再加個皮蛋,搭配鹹香的菜脯或肉鬆,吃得肚皮撐起來好滿足。

還有一味也是我很愛的潮州魚粥,用新鮮的魚加入薑絲熬煮湯底,米粒也是要粒粒分明,最後淋上蔥油和香菜。爸爸偏愛加入幾片豬肝並在碗底先打入一顆蛋,滾燙的粥一盛上,半熟的蛋香氣四溢,鮮甜的魚肉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我自己稱之的媽媽粥,是用蝦米熬的湯底,加入剩飯,打一顆蛋,撒上蔥花和胡椒粉,鹹鹹香香的蝦米就是和雞蛋無比的搭,生病時來上一碗,不藥而癒。

 

 

 

認真做晚餐-誘人的繽紛畫布

IMG_2683

被晚餐送到府的單位激到,漂亮的擺盤以及看起來好好吃的每道菜餚,不禁向過去胡亂做晚餐那些被犧牲的食材懺悔。老娘要開始卯起來,認真做晚餐了!做了幾天深深覺得,菜單設計媽呀好難,又再一次在心裡向媽媽說了很多句對不起,想起當年在她已經下米煮飯後才一通電話過去:“媽,我今天不回來吃飯了!”,再不然就是打開蓋子說:“蛤….?又煮這個啊?那天不是吃過了?” 終於可以理解她老娘在廚房想要磨刀砍人的衝動。

採買食材的時候心裡盤算的是整個禮拜的菜單,難度在於盡量不能重複菜色,但卻必須充分利用食材,不能浪費,所以燈籠椒、香菇、玉米筍、紅蘿蔔、紅辣椒、青蔥等就成為了重要的配色大師。有人說兩人份的晚餐這樣的菜色有點太多,可我就是覺得菜色多樣、分量少量看起來很有氣質(神經病)。

燈籠椒炒肉片- 醃過適量醬油和胡椒粉的肉片先用蒜末爆香翻炒,最後加入燈籠椒們快炒,蓋起來稍微燜半分鐘,盛盤端出的時候有淡淡的椒香味,三種顏色的燈辣椒好療癒,好賣相的關鍵是配色,好賣相的關鍵是配色,好賣相的關鍵是配色(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

花椰菜拌和風胡麻醬- 洗淨的花椰菜加入鹽巴用熱水汆燙,鹽巴可以讓花椰菜看起來碧綠可愛,不會黃掉。所謂的和風胡麻醬就是麻醬(花生醬也可以)+醬油+白糖+檸檬汁的調配。麻醬和清水的比例是1:4,化開變淺褐色後,依個人口味加入醬油和白糖調味,最後擠上檸檬汁。我覺得夏天有這道菜就沒有白活了,花椰菜可以換成菠菜、小黃瓜,都很好搭。

豆干金針菇- 原本是想用豆干做客家小炒,但這陣子不喜歡江魚仔的味道,於是就換成紅蘿蔔絲和金針菇。蒜末爆香後先放入紅蘿蔔絲炒,再加入豆干,用醬油和白糖調味,最後才加入切段的金針菇,5分鐘輕鬆上桌的菜一定要學起來!

銀耳蓮子湯- 千萬不要小看白木耳,乾的時候看起來少少的,一浸泡之後像隆乳一樣從A cup變 D cup,嚇死人!乾蓮子一定要去心,不然甜湯會變苦湯,記得不能浸泡,而是稍微洗淨就好,浸泡過的乾蓮子反而會沒辦法煮軟。處理好的白木耳和蓮子一起放入電鍋中煮,第一次跳起來後再煮一次,這時候才加入去殼的紅棗,最後才放冰糖。熱的和冷的都一樣好吃,可以降火養顏,比燕窩的功效還好哩!

思慕的味道

IMG_4649

熟悉的一面牆,多年後再看,卻有不同的詮釋和情感。想不透,放了那麼多年的醬料究竟吃起來會是什麼滋味?相愛的人兒微笑不語,就是捨不得丟棄。那個年代的愛情,不由得那麼隨心所欲。可牽手了,卻是相守一輩子的約定。哪來那麼多的猜疑,哪來那麼多的試用期,哪來那麼多的我們不適合,對不起。夕陽下,淡淡菸草的相伴,思慕妳曾經年輕美麗,溫柔婉約的身影,孤獨有妳,是有溫度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永遠都不會改變,不管我們分隔到哪裡。

爺爺和奶奶用了半輩子相伴,說是她陪著他,其實也是他陪著她。愛情,少了轟轟烈烈,應該就是這樣。

這是爺爺的雜貨店,小零嘴、汽水、文具,還有一個很老的古箏,記載著好多童年的回憶。這麼一個背影,只要可以永遠看著,就好了。

 

認真做晚餐-南寮的好滋味

IMG_2675

久違的南寮漁港,在假日午睡後來逛逛,很愜意。新鮮活潑亂跳的蝦子、一尾尾看起來肉質彈牙的魚、當季的蚵仔、晶瑩剔透頭的花枝、可口誘人的生魚片,有的攤販也順帶賣料理要用的配菜-辣椒、嫩薑、九層塔……

習慣第一個會先找Kakak報到,一個販售漁獲的印尼婦女,之前都會固定和她買蛤蜊和紅魚,與她用馬來語交談,我們都有一種在異鄉找到知音的親切感。好久不見的Kakak變了好多,從以前的樸實到現在略會打扮了,笑容依舊。儘管這次沒有和她買(可能生意很好所剩漁獲不多),還是一樣熱情打招呼。

採買了要吃的海鮮(其實很弱的只買了3條金鯧和三盒蛤蜊),搭著老闆送的九層塔,料理了清蒸金鯧魚和蛤蜊薑絲湯兩道菜。新鮮的金鯧最適合清蒸,先在肚皮上畫十字塞入嫩薑片,再把切絲的薑絲鋪上蒸15分鐘,等待的同時調配醬汁,一匙醬油和2匙開水,加入少許白糖和米酒攪拌,待魚蒸熟了淋上,趁熱最能吃出鮮味。這次買的蛤蜊是大顆的,吐沙後加入薑絲煮滾,蛤蜊本身帶有海鮮的鹹味,所以不需要加鹽就很好喝,肥美的肉很有嚼勁,像在吃魷魚絲一樣,最後撒上的九層塔為這一鍋湯增添風味。

小白菜燴鮮菇-偏愛有機奶油小白菜的口感,搭配紅蘿蔔絲和新鮮的香菇一起燴煮提升了了小白菜的清脆和香菇的鮮。

水蒸蛋-有一點小失敗的這一道,關鍵在於必須在鍋邊留個縫讓空氣進來才能蒸出滑面無月球表面的坑洞,沒關係,下次記得就好。

 

 

用一杯茶交換靈魂昇華-MR Book Cafe月讀

 

最美好的時光原來是,
你終於弄懂什麼叫生活。
感謝那段戰戰兢兢的日子,
否則我無法想像快樂其實可以如此單純。-阿秤的詩集

將身心獻給工作快三年五載了,被檔期、數字、報告、績效…追得喘不過氣,午夜夢迴總是帶著淚水,下意識告訴自己這樣不行。終於在這個夏天和繁忙告別,勇敢地不去懷念物質帶來的滿足,真誠地和心說聲:對不起,委屈你了。

窩在家快一個月了,身體獲得充分的保養,精神奕奕,心情舒暢了很多,才想起心裡的那片小小基地已好久沒去找尋。穿上最愛的碎花藍裙,背著最愛的帆布袋,踩著輕快的步伐,第一個秘密基地我來了!

IMG_2644

一次在附近用過晚餐無意間經過,被這樣的門面吸引,探頭想一窺裡面究竟是什麽,回到家在網路上搜尋,加入了他們的臉書粉絲頁,不是那種風花雪月、小花小草的情境照,而是店家對於每本書籍真心推薦貼文,於是,週五的午後決定交給這裡!

竹北很少書店,尤其應該只會在台東、台南這些地方才有可能出現的獨立書店更是不可能。店長告訴我:這裡的人給他的回饋讓他知道新竹不是文化沙漠,所以他們決定在這裡開一家這樣的獨立書店,聚集這裡的愛書人。

和一般咖啡館不太一樣的是,這裡沒有太花俏的裝飾。一進來看到的都是滿滿的書,淺棕色的木質地板和書櫃,像在家閱讀一樣的舒適環境。喜歡這個櫃檯,手寫的Menu牆和說明牌、手工麵包、創作者們的手繪卡以及風景照,溫馨的棕白色方格桌布,好多說不完的故事都在這裡。

月讀的新書架大致上分為有三種,一種是文字創作,第二種是圖文繪本,第三種就是漫畫。店家很用心的用小紙條寫下短短的心得,用心推薦這些書籍,因為他們覺得: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銘心的,最深刻的也不一定是完美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就對了。想寫點字

一進來就被左邊書櫃一整排的獨立出版品吸引。有在地文化的獨立雜誌:慕山和藍寶石、有雜誌和設計人必讀的聖經:Brutus和Kinfolk(久仰大名,今天是第一次有機會可以翻本尊,於是帶著一種興奮的心情用顫抖的手翻閱著)。

和店家聊天,她介紹了我幾本「視覺文學」Graphic Novel的書籍,大部分都是由Paperfilm紙映企畫所出版的。

IMG_2658

翻閱了一本法國經典作品《媽媽去哪裡?》,有著細膩和特色的趣味畫風,用孩子純真的眼睛看世界。「就算媽媽不在我身邊,我也會努力面對這個世界。因為──我已經長大了!」這樣的結尾,叫人動容。

「是怎樣的一塊土地,值得翁山蘇姬忍受十五年軟禁,堅定守候?」,這本非常生活化的《緬甸小日子》敘述一位跟隨任職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妻子,帶著小寶寶一同在緬甸生活的加拿大動畫師得立勒,不一樣的文化衝擊發生了很多有趣好玩的事。

逗留了一陣子,肚子開始作響,看看今日的甜品推薦,有我最愛的花生乳酪蛋糕,搭配用薄荷葉、甘草、檸檬草和馬鞭草調配的清潤草業茶,一口蛋糕一口清甜的茶,看了一個章節的《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好幾次噗哧笑出來。作者的好文筆以及詼諧的手法,把育兒這件事寫得如此也是一絕,中國知名部落客犀利的風格,讓人好痛快!

這麼難得的獨立書店,發掘了很多我過去不知道的文學型態,一頭栽進了,能不著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