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坐的月子

31381140_1663878133680637_7204451255538679808_n

延續生產驚魂記(上一集回顧),如果妳以為好不容易卸貨了,一切終於結束了,輪到老娘好好休養了,那妳就錯了….

相信「坐月子」這三個字對大部分生產後的女人來說是聞之喪膽的(我應該沒有誇張對吧?)還沒生之前就已聽聞那一些不合理的習俗,比如不能洗頭、不能吹風、不能喝白開水、不能看電視、不能亂吃東西….光聽心情就很難好了不是嗎?

我在產後第三天就先暫時與仍住在醫院待觀察的朝偉分開出院回家,人還沒下車阿英已經在大樓大廳等著並不斷提醒「風!風!風!不要吹到風,快點快快快!」一到家就不斷被灌紅棗水,當我被告知一滴白開水都不能喝的時候臉都綠了,那一個月我喝紅棗水喝到懷疑人生,至今看到紅棗都會怕!

說真的,阿英的月子餐做得很謹慎而且很好吃,無鹽、無糖、少油是她烹調的三大原則,她是一顆鹽都不給我的(說是擔心鹽分會讓身體水腫),改由用薑和麻油來提味,讓我有種錯覺尿尿都有薑+麻油和紅棗味。媽媽幫忙做月子的好處是,你可以任意批評…哦不,是給予點評,就算任性地拒吃也沒關係。(不要學我這不孝女!)至今叫我回味的阿英牌月子餐包括:麻油薑絲豬肉、藥材雞湯、滴雞精、薑絲荷包蛋米粉、薑絲炒飯等,想著想著有種想再生一次的衝動(別傻了不是生到快脫肛嗎?)

不過有一點可怕的是,阿英非常堅持我的每一餐必須是食物還燙口的時候速速吃完!剛生完的前兩週就算不做什麽也莫名其妙一直汗流成河,加上月子餐都是以薑為主的菜色,又要燙燙地吃,我整個人等於是在烤箱裡面吃飯的烤豬,然後做完月子後我練就了一片鐵砂舌!

產婦洗頭這件事對阿英來說根本是在挑戰她,所以可想而知我都被禁止洗頭,馬來西亞炎熱的天氣相信不用我說大家可以想像,才三天我的頭皮已經可以煎蛋,癢到用指甲抓都沒辦法止癢,索性用梳子來抓,最後我乾脆放棄這顆頭了!一直到兩個禮拜後我妹終於忍不住和阿英說「你知道我已聞到我姐飄出廚餘的腐酸味了嗎?」我才得以救贖,非常珍貴地用那僅有的一小桶大風草燙水(阿英堅持要燙燙洗)洗這一頂腐酸頭。

阿英也很堅持不讓我吹風扇,後來我一直盧一直盧她拗不過我終於解放,可偏偏我得了一種吹冷氣會感冒的病於是就吹風扇,從一開始沒有直吹,到後來偷偷調大一點風來吹,最後假借親餵朝偉他不能沒有風扇而光明正大地吹,完全就是一個叛逆女!

在馬來西亞,坐月子最忌諱的就是「風」這個東西了。「不可以吃水果會進風」、「不可以吃涼掉的菜會進風」、「不可以洗頭洗澡會進風」…做一個月子全世界的風都衝我來嚇死我了!寶寶的部分則是「肚子痛因為有風」、「喝奶進了很多風」、「不要一直讓他哭會進風」….我的腦海不斷播放這首歌《風從哪裡來》,覺得頓時間「風」本人很忙一直被cue。後來我回想其實台灣應該也有這些說法,大概就是所謂的擔心產婦受寒氣血不通和寶寶脹氣吧!

不過說真的啦,我還是有偷偷做一些阿英不知道的事,比如洗頭的水根本不夠用於是自己偷加熱水器的熱水、我妹很該死地在我面前吃Asam Laksa(酸叻沙)我偷喝了兩口湯..阿英看到整個大抓狂,我妹回她「拜託她又不會因為吃了兩口Laksa而變成一碗Laksa,你是在緊張什麽?」(我妹是我的救苦救難觀世音哪!)

好啦我的總結是其實坐月子沒有那麼拘謹嚴格,長輩們會這樣是因為真心疼愛,埋怨歸埋怨但心是暖暖der。只要不要太誇張,該休息還是要休息,該吃的營養補品還是有吃,妳還是可以像平時一樣生活的,畢竟身體復原和放鬆了,才能當一個快樂的媽媽,不是嗎?

圖為我坐月子時睡的床,搭起帳篷並在上面蓋床單的做法是要讓阿英覺得沒有直吹風,這招叫「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為了可以吹風我什麽事都做得出!

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甜點菜鳥的入門款- 燉奶水果丁/ Superare鑄瓷系列

眾所週知(有嗎?)舉凡烘焙、甜點類都是我的罩門,完全out of control,出來的成品都慘不忍睹,最後見笑轉生氣被我怒吃進肚子裡去,然後賭氣嚷嚷下次再做就剁手!

今天會想要再度做甜點,是因為我爬文看了燉奶的作法是最容易的,又加上有那麼可愛的器皿實在不該浪費,於是,吸一口氣肛門夾緊給它再挑戰一次!

食材:全脂鮮奶、細砂糖、蛋白、喜愛的水果

燉奶作法:

1. 120ml全脂鮮奶與細砂糖(量視個人喜歡)加熱攪拌至糖融化。

2. 蛋白加入鮮奶中攪拌均勻後,用濾網過一次裝進器皿中。

3. 包上鋁箔紙放入電鍋蒸15分鐘即可,吃之前可切一些喜愛的水果搭配,也可以淋上蜂蜜滋味更棒!

這種等級的甜點有一點給它容易到偷笑,在家宴客時端出來走路會有風,或者用來告白也很適合。當然它必須裝在讓人會情不自禁「哇!好可愛唷⋯」的器皿,否則效果會差很多。

這次挑選了合作品牌Superare的復刻回憶心型鑄瓷食物佐料皿,是的,看產品名稱這原本是要拿來裝佐料的,但我覺得朝天椒+蒜末+蔥花+醬油裝在那麼浪漫的器皿裡有一點解high。

那麼夢幻的粉紫色就算不裝任何東西擺著來看心情也很好,而心型讓我聯想到的還真的只有布丁類的食物了,不然也可以試試用來烘小蛋糕好像也不錯。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說鑄瓷類器皿耐熱溫度可達400度,但仍須嚴禁瞬間溫差過大,以免破裂。

一整套是有附底下的托盤,一端上桌像是宣告春天的到來,約幾位姐妹淘一起到家裡來喝下午茶的時候,拿出來威一下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吧(誤XD)

臉書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Tot School邊玩邊學/My Small Camp我的小小帳篷15M

帳篷一直都是每個小孩的夢幻逸品,他們偏愛擠在小小的空間裡,想像那是自己的小房子,在裡面看書、吃飯、玩耍、睡覺⋯但其實不只是小孩,媽媽我自己也是帳篷控,好想在裡面過著與世隔絕的小日子,免於遭受屁孩騷擾!

今天的Tot School活動來玩帳篷,道具簡單得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張兒童餐椅(或是兩張靠背椅子)+一條被子或床單就可以搭出一個簡易的小帳篷。(媽媽我再度發揮懶到極致的本事)

我才跟朝偉說:Let’s camping!然後興致勃勃地搬來他的餐椅,跑上樓快速抓了一條床單,他就已經興奮得要命,用迫不及待的眼神看我佈置。

搭好後他立刻就鑽進去開心地探索,笑臉一直掛在臉上,嘰哩嘩啦說一串外星語,大概是說媽媽妳怎麼那麼厲害之類的吧!

此時的朝偉已進入瘋狂狀態,不斷來回鑽,自己玩起過山洞的遊戲來。不過好幾次玩到得意忘形想站起來熱舞的時候,頭就會頂到餐椅「碰」很大聲,他吃痛就立刻坐下,重複好幾次⋯噗!

最後他索性把心愛的小書帶進去小帳篷內閱讀起來,還把玩具、小狗狗也一起帶進去自己佈置宿舍⋯如果可以待到十八歲以後再出來多好啊!

影片是朝偉的Story Time。最近的作息做了一些調整,早上的小睡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繪本閱讀或Tot School活動。

如果要講究一點,可以在小帳篷外用小燈泡裝飾,弄得跟家一樣舒服屁孩應該就不會想出來了。想要和寶寶一起邊玩邊學的爸爸媽媽們可以看看這個網站:Tot School,裡面有很多適合不同年齡層嬰幼童的idea,另外Pinterest也可以去參考一下,可以激發你和寶貝的創意。

Tot School isn’t really school at all, it is simply a name given to the idea of learning through play at home during the younger years. 

阿秤日後也會不定期與大家分享更多好玩的小遊戲與DIY玩具。也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一起交流吧!

生產驚魂記

延續昨天凱特王妃生完七小時後優雅亮相的話題,勾起了我一年多前那段狼狽不堪的生產回憶,啊多麼痛的領悟~

待產的最後一個月我幾乎天天提心吊膽,因為血壓忽然失控飆高,我的婦產科醫師不斷告訴我再這樣下去恐怕要剖腹了,也因為高血壓的關係阻擋了養分輸送到胎盤,肚子裡的朝偉非常小,這是我和醫師最憂心的部分。

就在一個比預產期提早三週的早晨吃過最愛的板麵當早餐後,我如常上廁所後發現「月經」來了,啊,是落紅了。我淡定地告訴阿英「媽~我要生了~」然後淡定地洗頭洗澡,整理待產包後再到醫院去。(這是不良示範大家不要學,落紅後不要再做其他事請立馬到醫院報到!)

到了醫院我淡定地在櫃檯辦理住院手續,櫃檯人員一臉緊張預備好推車不斷問我是否要先到待產房?我說沒關係我沒有在痛,她們竊竊私語:這應該不是第一胎⋯手續辦理好後我就搭電梯到待產房待產。就這樣,我維持平均一小時開一公分的進度,而陣痛的程度則是可忍受的範圍內(我覺得護士的內診比較痛,好像試圖想挖到能夠放一台大卡車進來一樣),這樣的進展讓我暗暗竊喜咦原來我那麼好生?殊不知好戲就在後頭⋯

我的產道竟然在開到七公分後停止運作了!這時醫生來了檢查後說,朝偉的心跳有一點下降了所以得把握時間快點出來,於是人工破羊水後再打催生藥,一打完我整個人炸開了,痛到以為看到了佛祖但還是無法生出來。醫生決定緊急剖腹於是call up手術團隊過來,我就這樣被火速送往手術房。因為下面痛到快分成六片了,精神錯亂之下我開始亂推人,帥帥的麻醉師最慘,被我用力推開+捏到咬下唇⋯

最後劇情大轉彎,朝偉應該是覺得代誌大條,於是乖乖自己出來才讓我免挨一刀!生完後我立馬昏睡,一直到護士把我叫醒上廁所並耐心地教我清洗傷口,然後我狼狽地呈現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每次上下床都怕怕地一直覺得肛門快掉下來了、快一個禮拜不敢大號怕傷口裂開⋯⋯

現在回想那一段回憶還會發抖,相信對一些媽媽來說也是如此,所以有一次就不會再有第二次了!圖為剛出生的朝偉,雖然梳了油頭但我還是忍不住問你哪位?

最後,我還是無法想像,生完小孩的感覺就像是被火車輾過怎麼可能還可以穿高跟鞋?

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來聊聊實用的育兒好物:被子與毯子

當媽後才發現原來逛婦幼用品店收穫可以那麼多,如果隊友可以幫我挾持朝偉不來亂的話,我還挺享受一個人慢慢逛,仔細研究每款用品的功能、挖寶發現好物的時光呢!

從懷孕到生產,到養育孩子短短一年多兩年,買過的婦幼用品不少,有的非常實用,有的則是用了一次從此被打入了冷宮,比如說溢乳墊對我而言根本無用武之地,因為我是全職媽媽都在家帶小孩很少出門,加上是親餵的關係,基本上都不穿胸罩。而實用的用品則屬被子和毯子就是其中一項,因為它是與寶寶有肌膚之親、天天都會用到的用品,因此對不少家長包括我會極為重視,在材質的挑選上也比較講究。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寶寶的被子與毯子使用經驗,並介紹朝偉從新生兒、嬰兒到現在孩童使用過的毯被子,希望可以作為家有新生兒的家長們選購時的參考。

這一些是朝偉從剛出生到現在用過的被子們,有的用到現在、有的是後來追加的,我都會隨著氣候的變遷來選擇該用哪一條。在這一篇文裡,我會把自身使用過的經驗和心得如實告訴你,更歡迎你也來跟我分享你用過不錯的被子毯子唷!

朝偉的第一條被子:Pigeon貝親薄被

這一條被子對我來說很具意義,因為它跟著我到醫院把朝偉打包帶回家,回到家後我也都用來它來包朝偉,因為新生兒很容易睡一睡嚇到,抱起來會讓他覺得像是在子宮般有安全感。

朝偉出生在一年四季如夏的馬來西亞,所以那幾個月我完全靠這一條被走天下。新生兒很會溢奶所以經常需要清洗,幸好它的材質是像可洗式尿布的那種輕薄,早上洗下午就乾了。不過不曉得是不是經常洗的關係,這件被子後來都起了一些小毛球,因為很有紀念性,我仍然把它好好收藏起來。(朝偉小時候瘦巴巴的,如今是小肥仔一枚,好大分別啊!)

我後來一直想再買這個被子,礙於沒時間去好好逛就回台灣了,我猜想應該是在馬來西亞百貨商場如Jusco的嬰幼兒用品部有得買。(若有大馬粉絲知道哪邊具體的地方可以買歡迎告訴我)。貝親的寶寶衣物在大馬是很普遍的品牌,而在台灣則完全沒有看到他們家的衣物有在做販售。

天熱不蓋它還要蓋誰?Mama Designs英國100%棉織透氣洞洞毯

天氣變熱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蓋什麼被啊?不需要啊!」。對啊,台灣的夏天熱得可怕,若沒開冷氣的話的確不需要蓋被啦!可是若26度冷氣+風扇循環的話還是要蓋一下免得著涼。

可你知道的,小孩天生內建踢被子這個習慣,我想有可能是跟被子的材質有關。於是我選了這種100%純棉織,有獨特孔洞的被子,因為有洞洞所以通風,蓋的時候透氣不悶熱之餘,也可以保暖,很適合最近又冷又熱的矛盾氣候。

不過我想對父母而言,選擇透氣功能高的被子主要是安全性的考量,對比較小一點的嬰兒來說,這種可呼吸的孔洞設計被毯是許多英國父母的首選,因為蓋起來比較安心。

我個人蠻喜歡Mama Designs這款洞洞毯的縫邊,配色很清新柔和,它的存在不是為了好看喔,而是讓被毯洗過後不易鬆散變形。

外出時若碰到天氣有點涼,我都會隨身帶著蓋在朝偉腳上保暖。出門在外想睡的時候則是用來遮擋一下,讓朝偉與世隔絕比較不受外界干擾,但同時也不會悶熱。

與一般被毯子不一樣的是,因為有孔洞設計,所以在清洗的時候如果說與其他衣物一起洗會容易卡棉絮,我的作法是手洗並多過幾次清水,讓棉絮隨著水流帶走,就算是放洗衣機洗時也都會用洗衣袋套起來單獨洗,避免與其他衣物一起洗又在卡到棉絮。

柔軟舒服到像是躺在雲朵上:mezoome有機棉舒適被

偷偷跟你說,這一款被子我好幾次自己拿來蓋,因為真的是太柔軟舒服啦!(廠商後來出了加大款,歐耶!)。它是以色列製品牌,採特選有機棉,難怪第一次一摸就覺得「嗯,真的很不一樣。」哪裡不一樣?就是那種蓋起來像躺在雲朵上,柔軟到像放了一大罐柔軟精洗出來的觸感那樣,朝偉蓋這張被時手都會一直來回摸到睡著⋯

看朝偉睡得如此香甜想必是跟哪一位花仙子在雲朵上玩追追忘了踢被子了。因為也是透氣微薄的質料,所以不管是冷天或微熱天蓋起來都很舒服。與其他被子比起來,mezoome這款放體重機秤起來最重,可是蓋起來卻沒有壓迫感,真的很神奇!

我覺得它很適合沒有寒流時的冬天夜晚蓋,約二十出頭的溫度搭配這個被子,是快速催眠屁孩進入夢鄉的好幫手!(我之前有在另外一篇文介紹過這款被子)

細皮嫩肉寶寶的守護者:GIO敏兒膠原蛋白毯

img_3067

說到過敏兒,我應該要很慶幸朝偉打從娘胎出來都安全過關,頂多是洗澡水過熱會短暫出現紅疹一下下就消了,其他時候都很正常,也沒有所謂的指定尿布品牌問題,副食品在五個半月開始接觸也都每一樣過關…..

一直到最近冬天轉春夏的季節,他的皮膚開始出現一些小問題,有時候是紅疹、有時候是粗糙如蛇皮的肚皮,有一次更可怕,半夜忽然爬起床猛騷肚子,一打開像麻疹一樣起紅點!出現全身瘙癢的問題後,我展開一連串地毯式的搜尋行動,最後發現肇事者是水質!我們果然是母子,我後來也面對一樣的問題,全身瘙癢難受,整晚無法入眠。

該擦的保濕膏擦了後,我拿出這條擁有高保濕度的膠原蛋白毯出來給他蓋,說也奇怪,瘙癢紅疹的問題也漸漸好轉不再找上門了。其實回頭想想,我們不都很注重皮膚的保養而拼命使用高保濕產品嗎?寶寶也一樣需要啊!

因為這條毯子主打敏感肌寶寶也能使用,細緻度跟柔軟度都比一般的毯子再好,膠原蛋白纖維配上有機棉還有調節體溫的作用,讓寶寶肌膚的溫度維持在舒服的狀態,這種四季毯對媽媽們來說最實用。

再來我覺得有一點很棒的是,它抗靜電!冬天每次一進棉被都會被劈裡啪啦的靜電電到跳起來,會很擔心朝偉也被電到呱呱叫,蓋這條毯被的時候就不會有這個問題,而且抗靜電的話灰塵就不會黏在毯子上被寶寶吸入了!

GIO

(以上照片取自GIO官網)毯子的正面是膠原蛋白纖維,背面則是有機棉,什麽是膠原蛋白纖維?它是萃取自海洋魚類的膠原蛋白,用生物科技結合膠原蛋白和纖維,讓被毯的觸感更柔軟舒適,含水率高不乾燥,徹底保護嬰兒敏感的肌膚。這都是百分之百純天然的原料,所以我能夠安心使用!

家裡有過敏兒寶寶的家長,我覺得可以一開始就入手這款,因為夏天可以蓋膠原蛋白纖維那面,冬天可以蓋有機棉那面,一被抵一年四季,又可以保濕和抗菌,CP值算高!

冬天蓋的手作暖暖被:手作森林+handmori手作棉被

img_3068

這件棉被出自於新竹市一家專門縫製棉布類手作品的工作室,阿秤我手殘但卻偏偏喜歡這類文創品,所以覺得無論如何也要幫朝偉挑個一件。喜歡他們家挑選布料的品味,都是一系列溫暖清新的獨特圖案和配色,雖然說他們家主打的是布料的設計,但在品質的部分仍然有兼顧到親膚性佳和質地柔軟的條件,是不少媽媽們的心頭好。

img_3399

線條控的我選了這一件正面是可愛貓咪,背面是藍白線條的花色,中間加縫的棉是日本進口的,所以這件蓋起來也蠻舒服的。我覺得它比較適合有點冷的冬天,因為保暖效果很不錯!

只是這件手作棉被版型偏小,無法蓋全身,我有替朝偉穿厚並著襪,所以不會凍著。右邊那張朝偉看起來有點像準備要送進皇上宮中侍寢的妃子(只差沒有脫光就是了)。

img_3102

這款棉被也可以用於初生嬰兒躺著用,或是鋪在嬰兒搖椅或安全汽座墊上,有一點厚度躺起來很舒適。這條棉被對我來說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太小件,無法使用到很大年紀,有點可惜。

你踢啊你踢啊嘿嘿嘿:防踢被

img_3069

一直都覺得防踢被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在還沒小孩還前根本不知道還有這種被子,加上從小在熱帶國家長大從來沒蓋過這種被,所以覺得它好用到要命!冷颼颼的冬天除了睡衣和襪子等,再來就是這種任屁孩怎麼踢都踢不走的防踢被,這樣的裝備萬無一失,不會擔心寶寶著涼感冒。

這件是友人送的,所以不曉得品牌和購買連結,它陪伴朝偉過了一個冬天,由於是加長版的,現在套下去站起來的時候像穿裙子,明年就會剛剛好了。它的材質是竹纖維,裡面再加厚棉達到保暖效果,雖然說質地是厚的,但也不會說很難乾,即使是在不見陽光的冬日裡曬,大概兩天就乾了。

不過我覺得防踢被雖然說好用,但穿的時候像在相撲好吃力,臭小子不斷掙扎想逃,你卻要把他抓回來,頭套進去了要扣釦子的時候,他不斷扭來扭去根本扣不到!每次穿防踢被我都好想用棍子把他打昏(誤XD)。

喔對了,順便告訴你一個Tips,這是我後來做實驗發現的,幫寶寶蓋被的時候腳讓它露出來,他會睡得很香甜,也不會踢被耶!

之所以會想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當媽媽一年多來發現,育兒用品琳瑯滿目,愛子心切的我們很容易就一個不小心敗了不少一開始以為一定會用到,但最後都打入冷宮的東西。不過好不好用這件事還是因個人的習慣和喜好而異,我純粹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交流一下吧!或者你也可以給我一點建議下一篇想看到什麽樣的幼兒用品分享唷!

寶寶一日四餐菜單提案 x Miniware竹纖維兒童學習餐具

之前有分享過一篇跟著大人一起吃的寶寶食譜提案的文章,很多媽媽都對文裡的寶寶食譜很有興趣問我如何做。好吧擇日不如撞日,趁邁入一歲後的朝偉在菜單的設計上可以比較多元豐富一些,今天就一次從早餐、午餐、下午茶到晚餐都分享給大家咯!

首先容我先介紹一歲三個月的朝偉一天的進食時間和內容:

7.30-8am-早餐: 喝了一杯100ml全脂鮮奶醒胃後,不管是饅頭、吐司、雞蛋還是燕麥粥,給他什麼都會掃光光!

11.30-12pm-午餐:大部分是一碗滿滿的湯麵,有時候是燉飯,或是8-10顆水餃(你沒看錯,他現在可以吃一個大人的份),吃完後再來一碗水果。

3-4pm-下午茶:我會提供餅乾、水果或自製雞蛋布丁,有時間的話會弄個煎餅類的小點心。

6-6.30pm-晚餐:一碗滿滿的白飯+青菜+肉/蛋+一碗湯,飯後再來一碗水果。看到爸爸吃飯,會過去蹭個幾口。

8-8.30pm-睡前宵夜:180-200ml的全脂鮮奶

有人問:這樣吃不會撐壞寶寶的胃嗎?不會導致從小就有過胖問題?你可以仔細瞧瞧我提供的食物內容,大部分都是以天然食材為主,盡量避免加工食品和零嘴,一日四餐營養均衡,少調味、以蔬果鮮肉本身的甜味代替鹽巴、醬油和糖。其實大人如果跟著這樣吃,身體會健康很多。(至少我和朝偉爸兩人的身體有變好了。)

好吧,讓我們進入正題看看寶寶的一日四餐可以如何準備,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爸爸媽媽們一點idea!

早餐提案:草莓香蕉燕麥粥 (準備時間:10分鐘)

食材:香蕉1根、草莓數顆、快熟燕麥1湯匙半、全脂鮮奶80ml

img_3197

作法:香蕉剝開切片、草莓洗淨切丁。燕麥與鮮奶放入鍋內煮開一下下(勿持續沸騰避免牛奶的營養流失)。

燕麥粥非常適合當早餐,很有飽足感,高纖維可幫助排便。只是單吃的話很boring就是了,所以可以隨喜好加上topping(新鮮水果為佳,兩歲以後的孩童還可以加上一點蜂蜜),一日之計在於晨就有那麼好吃的,寶寶就會很期待接下來的每一餐!

午餐提案:蔬菜肉末湯米粉(準備時間:1小時)

食材:絞肉適量、蛋1顆、牛番茄1顆、白菇少許、胡蘿蔔1/4根、青蔥少許、米粉一小把

作法:

1. 雞蛋水煮、牛番茄與胡蘿蔔切片、白菇洗淨、青蔥切碎備用,米粉浸泡至少半小時至軟。

2. 將絞肉、牛番茄、胡蘿蔔與白菇放入電鍋煮1小時。

3. 將泡軟的米粉放入再煮15分鐘(寶寶吃的要夠軟)

4. 將水煮蛋壓碎後,把煮好的湯米粉盛碗,最後撒入蔥花即可。

對寶寶來說米粉太長有點難咀嚼和吞嚥,所以必須連同食材一起剪短才行。一碗滿滿的湯米粉有肉有蛋又有菜營養豐富,天氣開始轉熱,吃起來清爽無負擔,寶寶會很開胃,看朝偉吃得一臉嫵媚就知道了。

下午茶提案:香蕉煎餅(準備時間:20分鐘)

食材:2根香蕉與1顆雞蛋

作法:

1. 將香蕉搗碎後與雞蛋一起用攪拌器打至糊狀。*注意:必須稍微黏稠一些才可以,所以太稀的話就加香蕉。

2. 熱鍋倒入一點油,將香蕉蛋糊倒入鍋內小火慢煎至金黃色即可。

甜甜香香的香蕉煎餅不要說寶寶,大人我也很愛,煎好後偷吃了幾片。現在是香蕉最便宜的時候,每次買一串吃不完都會這麼做,而且熟成的香蕉最好吃,營養價值最高。我覺得也可以把香蕉換成蘋果,應該也是一款秒殺的點心。

晚餐提案:跟著大人吃吧!(菜單:香菇螺片雞湯、清炒奶油白菜、胡蘿蔔蒸蛋)

早餐到下午茶都特別另外準備給寶寶吃,晚餐就讓寶寶跟著大人一起吃吧!家裡自己做的菜就算是調味也不會像鹽巴免錢一樣狂撒,所以像是清炒蔬菜、蛋類料理、豆腐、湯品等我都會給寶寶吃。肉的部分我會在做大人口味比如蔥爆、滷肉這類料理前,另外把朝偉要吃的肉挑出來先乾煎/燙熟給他。

朝偉是個很愛喝湯的孩子,一次可以喝兩碗(港仔無誤),所以自從他跟我們一起吃後我幾乎都要熬一鍋湯,這次來跟大家分享一道非常適合寶寶的湯品。

香菇螺片雞湯(食材:去骨雞腿肉、乾香菇、螺片、薑)

img_3404

作法:

1. 乾香菇和螺片浸泡至少3小時後,切好備用,薑切片去腥用。

2. 乾煎去骨雞腿肉至7分熟,丟入薑片拌炒一下,將剛剛浸泡香菇和螺片的水與2碗半清水倒入。

3.香菇與螺片丟進去後中火煮滾轉小火慢熬40分鐘後熄火。(我使用鑄鐵鍋所以時間比較短,一般鍋子需要2小時)要喝之前撒上蔥花即可。

img_3413

這鍋湯不需要調味,因為螺片本身就帶鹹了。螺片是香港人煲湯很常用的食材,有點像乾魷魚的功能,鮮甜的海鮮味可以讓整過湯升級像在五星級飯店喝的一樣。(有沒有那麼誇張?)

晚餐做好擺盤上桌這個環節是朝偉最期待的時刻,他會跑過來我腳邊一直催好了沒,我餓了。(媽呀這個角度還真像他媽媽我啊!XD)

img_3247-1

因為他喝湯的習慣是只喝湯不吃料,因此我把湯裡的雞肉和香菇撈起來剪塊狀讓他也吃得到湯裡的食材。朝偉很愛這種分隔餐盤,因為這樣飯菜看起來很多樣化,色彩繽紛會提起寶寶的食慾,大家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讓寶寶愛上吃飯這件事。

我一直想讓朝偉自己嘗試吃飯,但由於他一拿到餐具就玩不停影響進食速度,所以我還是會餵食,是的,我輸了。=.=

img_3166

做給寶寶吃的餐點其實不只是要食物本身能夠吸引寶寶的食慾,在餐具的選用上也必須多花點心思才行。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次用來盛食物的餐具顏色讓人很舒服,就像嬰兒一樣Creamy & Yummy呢?這裡特別推薦Miniware天然寶貝兒童學習餐具這一系列好看又好用的育兒好物,給我不少的擺盤與拍攝靈感,讓我能夠特別企劃這篇寶寶一日四餐食譜分享給大家。

Miniware這一套使用南投在地竹纖維、植物澱粉、天然樹脂與食用色素拌合後製作的兒童學習餐具,不含任何化學物質,通過美國FDA與德國LFGB安心認證,這一點讓我用起來很安心。

更重要的是,它可耐140度高溫,對於時常用來盛熱湯和湯麵的我來說非常耐用!雖然說它是專為兒童設計的餐具,但我也會用這一套餐具來盛大人的食物,因為容量夠大,乾淨簡單的色系讓擺盤看起來很好吃。

就連外盒也都是走簡約清新路線,我覺得它很會討喜歡乾淨明亮風格的人喜歡耶。就連色系的取名都取得如此有巧思:有牛奶麥片(原色)、草莓優格(粉色)、芝麻冰淇凌(灰色)和鮭魚貝果(豆沙色)、薰衣草(粉紫色)、薄荷綠(淺綠色)……整個就是安撫人心啊!

這一款新生寶寶入門組很適合正在學習吃飯的幼童,特別設計的麥片碗深度和碗型弧度讓孩子輕鬆盛起食物不容易彈出來。

除了燕麥粥,我也用來盛煮好的水餃以及粥,讓單調的食物看起來更可口。以往我都使用小碗來盛粥,熱騰騰散熱很慢,朝偉根本等不及一直哇哇叫,現在這個碗散熱比較快,足以應付他的急性子。

點心碗組對我來說是使用率最高的一款,因為它容量夠寬,除了湯麵和炒飯,我還用來盛餅乾,其實用來裝沙拉、輕食也很好用。

img_3160

聰明分隔餐盤組則是專門用來盛朝偉的晚餐,有時候也會用來盛切好的水果。這一盤是我跟他一起吃的下午茶,這小子看到這種分隔餐盤會很興奮,或許是因為擺起來像畫一樣很值得欣賞吧!它的盤子和矽膠分隔層是分開的,可以任意搭配使用。

img_3157

Miniware的愛喝水竹纖維水杯也是我很推的,因為它杯口渾圓的設計非常適合學習自己拿杯子喝水的寶寶。之前朝偉使用的一個塑膠學習杯因為杯口有點硬,他喝水很用力地壓在臉上,結果眉心就被印出一條痕跡,那幾天大家都叫他一字眉道長XD。

我要讚歎一下他們家的聰明防滑吸盤,因為我用過很多種寶寶餐具吸盤,目前為止屬他們家的是真的吸得牢。朝偉吃完點心想把盤子拿起來玩,因為吸很緊讓他拔不出來森七七,哈哈哈!

一個吸盤適用於全系列碗型,所以就算弄不見還有得備用,CP值算高啦!

再來就是矽膠材質的湯匙,它有另外一個功能- 固齒器。像朝偉這個階段是口腔期,出門在外就不需要多帶固齒器,吃完洗一洗就給他咬到爽!

img_3162

我很喜歡湯匙一個很貼心的設計,就是它背後的卡榫可以有效防止湯匙滑入碗盤。你如果試過就會知道,整支湯匙泡在湯麵裡很容易讓媽媽抓狂(還是只有我的抓狂點低?)

我一直都在尋找適合朝偉用的不怕摔、安全餐具,而竹纖維材質是我主要會考慮的選項,之所以會選擇Miniware是因為它的色系簡約,我其實有點受不了卡通圖案或是五彩繽紛、眼花繚亂的色系。你知道的,我是以「假掰文藝廚娘」自居(真敢講),所以希望育兒的同時,也可以擁有優雅有品味的生活態度。XD

我之後會陸續分享更多的寶寶食譜(更多的寶寶食譜可以來這裡翻翻找找哦!),以及如何利用Miniware這系列的餐具讓大人料理看起來像在文青咖啡館點的餐食一樣很療癒,記得鎖定這裡和我的臉書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吧!

Tot School邊玩邊學/Inserting Flowers插花樂-15M

這又是一個媽媽很混的DIY玩具,只需要一個牛奶紙盒和混色毛根,就可以打發屁孩20分鐘。

之前媽媽我自以為一定會好好幹一番很厲害的Tot School活動於是在文具店買了不少材料,結果都被我收在收納盒裡遲遲未動手做。今天趁雨天無法外出,於是找到了一包混色毛根立馬給朝偉玩。

img_3550

如我經常提到,朝偉很愛條狀類的東西(Why?),所以這次的活動他很買單。其實除了牛奶盒,我看過一些媽媽是利用洗菜瀝乾用的塑膠籃來進行這個活動,一無二用也很棒!

這是一個訓練寶寶手眼協調的活動,也可以練他們的耐心。你看朝偉很專注想把毛根插進去時,另一隻手還會抓緊盒子,任務成功的話寶寶很有成就感非常開心!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帶著他們加工做一些小花朵貼在混色毛根上,這樣一來就變成可以擺設的盆栽。

吸管可以代替混色毛根,因為相對起來會比較安全。我買的毛根裡面是用鐵絲做的,所以玩的時候必須全程陪同看著以免戳傷眼睛。想要和寶寶一起邊玩邊學的爸爸媽媽們可以看看這個網站:Tot School,裡面有很多適合不同年齡層嬰幼童的idea,另外Pinterest也可以去參考一下,可以激發你和寶貝的創意。

Tot School isn’t really school at all, it is simply a name given to the idea of learning through play at home during the younger years. 

阿秤日後也會不定期與大家分享更多好玩的小遊戲與DIY玩具。也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一起交流吧!

阿秤上菜x TAKU Ironware大古鐵器雙耳湯鍋:第一次做海南雞飯就上手

這裡賣的海南雞飯吃到我很絕望,配菜竟然有荷包蛋、高麗菜、炒豆乾⋯不過想想也可能因為是要符合台灣口味的關係好吧就原諒它,於是一個想不開就想說自己做做看,沒想到第一次做就成功了,撒花轉圈~

不過因為是第一次處理全雞,我有點hold不太住,感謝隊友看不下來相助,砍雞的環節由他操盤。Topping蔥油汁與辣椒醬則是我最滿意的部分,喔對了,飯也大成功!能夠順利完成這道功夫菜,我要特別感謝阿英的獨門食譜,還有為人又man又實在的大古鐵鍋,讓我整個如虎添翼差點快飛起來了!

既然大成功阿秤我當然不私藏,來一起學好吃的馬來西亞海南雞飯吧!(Yup,海南雞飯不是新加坡的。)

食材:1隻全雞、1杯白米、1/5奶油(無鹽有鹽皆可)、1-2條小黃瓜、1塊薑、少量青蔥、香菜、蒜頭、紅辣椒與金桔。

調味料:麻油、醬油

海南雞飯作法:

1. 全雞處理乾淨後,在內部塞入薑片和蔥白段,下鍋蒸25分鐘。

2. 蒸好的雞取出厚刷一層麻油,底下的雞湯是精華,須留著備用。

3. 白米洗淨後,用雞湯代替水倒入鍋內,放3-4片薑片與一小塊奶油用中火煮飯。約5分鐘滾後轉小火再煮5分鐘後熄火,燜10分鐘後攪拌均勻。

4. 蒸好的全雞切塊後先放一旁,待飯煮好後,再與切片小黃瓜一起擺盤。(有誰和我一樣看到雞頭會想暈倒?)

img_3249

5. 青蔥刨絲、香菜剁碎,以1匙醬油、2-3匙雞湯與幾滴麻油調成醬汁,淋在擺盤好的海南雞飯上就可上桌囉!

海南雞飯辣椒醬作法:

1. 4根紅辣椒切段、3瓣蒜頭剁碎,1小塊薑磨泥。

img_3243

2. 加入1小匙鹽巴和1小匙白糖,連同步驟1食材用攪拌器打成泥狀。

img_3244

3. 最後擠金桔汁拌入就完成了。P/S:這款辣椒是我午夜夢迴想到發狂的,沒想到做起來不難,我多做了一些冷藏起來,不過因為沒有防腐劑的關係,所以一週內須吃完。

img_3245

海南雞飯成功的幕後黑手

這次還好有這位黑手(真的很黑XD)- 大古鐵器雙耳湯鍋,才能夠順利完成這道需要靠火力和溫控的菜,我想這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最佳寫照!讓我來好好介紹它給你認識。

img_3266

一如大古鐵鍋的品牌形象給我的感覺一樣,初次見面的時候被它的外盒設計給吸引,簡單、乾淨、俐落,內在卻扎實穩重,有點像隱居在日本深山的武士,不耍花槍,只練內功。

第一次見它的時候黑到閃閃發亮,讓我有種莫名的興奮,怎麼可以那麼man?(原諒我那麼花痴因為過去用的都是嬌豔亮麗的鍋子。)

img_2677

有人問我這套三件組湯鍋拿起來會不會重?我只能如實告訴你,還真的有重!深鍋3.3公斤+淺鍋2.2公斤+上蓋1.3公斤,有點像在抱著我兒4-5個月時一樣。容量的部分深鍋是5公升,熬湯的話是3-4人份,而淺鍋則是1.7公升,可以炒得下3-4個人吃的青菜。

上面的淺鍋可以二用,除了用來炒和煎,還可以像這樣子當鍋蓋,也可以當盤子擺盤。

img_2674

剛收到鍋子的時候有一點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事先做了一點功課知道這類無塗層的鑄鐵鍋需要養鍋比較搞剛,但後來看到一些網友說其實多使用它就是最好的保養,也有人說它沒有那麼嬌氣不用太緊張。無論如何第一次的深層開鍋很重要就是了,有一點像開光儀式一樣神聖XD,所以我擇了一個黃道吉日(這位太太有事嗎?),用30分鐘做這個儀式。

包裝盒裡有附上深層養鍋以及平常如何保養的步驟和方法,大致上就是用清水和軟海綿洗一遍、烘乾、上油後收納。要用的時候再用廚房紙巾擦一遍就可以了,反正就是避免潮濕以免生鏽。

img_2661

因為大古鐵器的這款雙耳湯鍋三件組跟我有很好的默契,所以我決定把它納入我的戰隊,不管是家常菜或功夫菜,都一定會由它助我一臂之力。今天分享的海南雞飯只用到深鍋,淺鍋其實也很好發揮呢!我之後會陸續在這裡分享如何利用它來做更多好吃易學的料理食譜,也同時鎖定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吧!

送一個厲害的鍋給家裡掌廚的人,他/她會覺得你好懂他/她,然後你的胃又再度被抓住了,這不是兩全其美什麼才是?加入「阿秤嚴選好物」社團👉 https://goo.gl/d4kL3N 享母親節團購優惠。

此食譜文與品幸福合作並收錄在品幸福的鑄鐵鍋料理

親愛的你又長大了

我的寶貝,今天的你又長大了,

一歲三個月原來可以皮成這樣。

尖叫歡呼是你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耍賴假哭、碎碎念不停也是其中一種。

偶爾會脫口而出幾個地球人聽懂的單字,

終於可以出門放風就振奮地說「歐耶~」,

電梯門打開興奮地說「GO~GO~GO」,

看到手機不斷重複「外~婆~婆~婆~」。

聽得懂我的話,讀得懂我的情緒,

能夠幫忙做簡單的事比如收玩具,

闖禍被罵的時候心虛低頭不敢直視我,

起床看到我們在身邊就安心地哼起小星星。

你還在我肚子時曾經夢過這樣的一個男孩,

一身白衣裳嘴裡喊著媽媽開心朝我奔來,

甜膩得叫人融化就和現在的你一樣,

霸氣地捧著我的臉小嘴湊過來就親下來。

我們還會有一段全天候共處的時日,

天天膩在一起我偶爾會想逃離,

可回頭看到小小的你那麼討喜,

往外衝的心暫時收回去,

沒有什麼比好好陪伴你更叫我甘之如飴。

臉書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你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八年前的今天,我們用多一點點的辛苦,交換多一點點的幸福,終結了相隔兩地的煎熬,修得今日共枕眠,儘管你每晚打呼到我一度想鎖你喉,但念在你是朝偉生父,又是我自己挑的,因此先留你活口⋯

如今回首那一段熬人的遠距離戀情,在別人看來是浪漫,對我們而言卻岌岌可危,甚至最後一次的放手一搏是抱著若不結婚就分手的決心,終於我披著白紗走向你⋯

愛一個人,要放棄多少愛我的人?那一個即將嫁給你的晚上,我輕聲告訴自己要勇敢。謝謝你陪我走過了異地生活的不適、文化衝擊的震撼、思鄉的沮喪⋯如今,你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照片是在釜山海雲台拍的,那一個春夏的午後天氣舒適得很,心情很美麗,所以儘管你的腳再臭我還是想要和你走下去。

臉書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