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前已經把My First Discoveries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一輯內容讀了N遍,中文情景點讀音檔的台詞也都倒背如流,就連一開始有點抗拒的英文音檔也都聽完的吵偉,最近開始瘋狂敲碗催促我:「My First DisCurry(他要説的是Discoveries)還有新的嗎?你去找看看嘛~~~」。
感謝KidsRead點讀筆總是能在對的時間降一場即時雨,在今年11月推出了My First Discoveries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二輯-Amazing Animals(奇妙的動物),讓我們家這枚飢渴於求新知的孩子,又有新的科普書可以啃了!這套科普套書更是職場媽媽我的神助力,不需要再花時間做功課挑書,這一輯「奇妙的動物」完全命中吵偉這個年級的孩子,成爲我們睡前一起進行科普知識共學的選書,再延伸各種不同主題的活動,非常實用!

KidsRead在今年初與青林出版社聯手推出了第一輯的台灣版點讀套書後大受筆友好評,這次再度推出My First Discoveries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二輯,以孩子最喜愛的「Amazing Animals 奇妙的動物」為主題,套書內容包括六本主題膠片書、一本六頁共103張的中文情境故事點讀貼紙與156張錄音點讀貼紙、一本學習手冊以及一張點讀小卡(套書不分售,點讀筆須另購)。
除了保留原版標準的英文朗讀音檔、精美的插畫、可以動手翻的透明膠片,台灣的孩子可以聽到生動有趣的中文廣播劇等級音檔,還有錄音貼紙記錄共讀筆記和練習口說,別説吵偉,就連我這位不鍾情科普書籍的媽媽也中了這套英文探索小百科系列的毒,可見真的是魅力無法擋啊!影片是吵偉下課在家的日常,一有空就會拿出喜歡的幾個主題自己點讀找尋答案。
從第一輯就廣受孩子歡迎的中文解說點讀音檔因為做的實在有夠精彩,讓原本沒有想要那麽早拿這套書出來的我,在吵偉三歲半時就解鎖可以自行翻閲了。這次的第二輯更不用説,他簡直當podcast在聽,愛不釋手啊!影片是這家小子聚精會神地聆聽内容的畫面。
喔對了,我後來發現有媽媽買了第一輯回家沒留意内含中文情境音檔貼紙,結果發現孩子不買單於是打入冷宮,拜托請你趕緊把貼紙找出來,要不然真的是太可惜了!
只要照著説明書手動貼上相對應號碼和頁數的圓形小貼紙在書中,這本你差點以爲壓錯寳的套書,頓時從貴人晉升貴妃,地位不同凡響啊!來看看吵偉有多熟悉中文情境音檔的主題曲吧!

另外附贈的錄音點讀貼紙,我是貼在每頁的左右書角,用來記錄我和吵偉共讀的時刻,他也會拿來當作錄音筆記,聊聊這個主題讀完後的心得。
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次的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二輯有附贈隨身點讀小卡!這意味著我再也不用每次出門都要把書本帶出去了,如今有了點讀小卡,所有想聽的主題都可以通通帶出門,隨點隨聽。照片是連吃宵夜也要爭取時間聽的吵偉,他真的是重度使用者!

KidsRead以「孩子更方便使用教材」作爲主要考量讓我感到很感動,據悉這還是他們跟原出版社互相纏鬥了很久才爭取到的,真的是佛心又用心的廠商啊!(他們還另外加印了第一輯的點讀小卡,之前有購買第一輯的人應該已在上個月底就陸陸續續收到KidsRead補寄的小卡了)。
我原本一打開書本翻閲内容時有點嚇出汗,對於不是科普掛的家長如me真的很容易被書中的英文專有名詞考倒,但你放心免驚,隨套書會附一本實用的中文學習手冊,讓你可以好好翻閱做功課。
手冊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主題、字彙片語放大鏡、對話練習、科學小學堂、趣味活動,讓你除了可以輕鬆帶著孩子一起共讀,還能在共讀後進行討論、延伸有趣的活動。不過由於裡面的趣味活動對快四歲的吵偉來説有點困難,所以我自己另外設計了更適合低幼孩子的手作活動。
這是我們在讀了《The Egg 蛋》之後一起進行的延伸活動,我先讓他在畫本中練習描繪一顆蛋,然後一起討論蛋可以做成什麽好吃的料理,并讓他用玩具模擬,如何製作出一座好吃的蛋糕。
讀了《Fish Underwater 海底魚類》後,我們一起復習書中海底生物的名字,然後再找出靜電貼紙書上相對應的貼紙貼在膠片上,這個活動可以讓孩子和家長認識更多平時看不到的魚類品種,這樣的親子共學很棒!

My First Discoveries英文小百科最大的特色,就是每本書都有精美的雙面膠片印刷工藝,鼓勵孩子通過翻閱去探索事物的本質,搭配圖像細膩寫真兼具藝術美學,其中兩本還附有趣味紙質手電筒讓孩子可以跟透視膠片搭配使用,難怪可以收服像吵偉這種坐不住的孩子,每次一打開都可以安靜坐下來聽!

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二輯:Amazing Animals 奇妙的動物書目有包括 「The Egg 蛋」、 「Birds 鳥類」、「Farm Animals 農場動物」、「Dinosaurs 恐龍」、「Animals Underground 地底動物」和「Fish Underwater 海底魚類」。
讓阿秤帶你看看這六個主題的部分節錄圖文,欣賞這套理性中帶點感性的科普套書,并直擊吵偉的妙語如珠與阿秤超真實的共讀日常記錄!(後勁有點强,請慎用,小心内傷!)
The Egg 蛋
這本的前半部大篇幅介紹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得到的雞蛋,還有詳細的雞蛋構造及孵化成小雞的過程。另外,還會學到其他卵生動物如鳥類,爬蟲類、兩棲類、昆蟲及魚類,和牠們的蛋,最後介紹的是幾種用蛋烹飪的料理。
母雞會生蛋,圖中可以看到有一顆蛋在母雞的體内成長,蛋的殼是硬的。

我超怕這種雛形的小雞,這一頁是我看了會起雞皮疙瘩的,不知道你有沒有跟我一樣?

吵偉翻到小雞從蛋裡孵出來的這一頁很開心,用這種眼神攻勢哀求我讓他養小雞⋯哦不,我也怕小雞啊!(抱頭)

野鳥也會下蛋,它們的蛋有各種形狀尺寸顏色,鴕鳥蛋超級大,而且非常硬,你甚至可以整個人站上去也不會破唷!(在鴕鳥園打工時踩上鴕鳥蛋激怒鴕鳥被追著跑的阿秤我親身體驗過!)

這頁我和吵偉最喜歡,我們一起討論蛋可以如何料理,有荷包蛋、全熟水煮蛋、半熟蛋、 鱘魚子醬、鮭魚卵……我最愛半熟蛋沾吐司條這樣吃,吵偉最愛像太陽一樣的荷包蛋,他還立馬點菜說明晚想吃番茄炒蛋!

Birds 鳥類
這一本可以認識不同鳥類的品種,從中比較不同鳥類的喙、腳爪、及羽毛,我和吵偉也認識了不同鳥類的生活習性,牠們居住的地方、獨有的特色等…不只是孩子,對媽媽我來説,也是長知識了!右圖由阿秤示範給你看,翻開膠片可以透視鳥類的骨骼,吵偉看得目瞪口呆:「原來小鳥也有骨頭啊,我下次要拔出來看。」(母湯啊!)
我特別喜歡這本的插畫,鳥類各種不同的顔色與樹葉的搭配,運用雙面膠片呈現畫面相呼應的因果關係,讓人有種在鳥禽園區參觀一樣,很逼真。

比如這頁用膠片書來呈現,是原本大白天在樹上閉眼休息的貓頭鷹,膠片一翻就變成夜晚睜開圓溜溜大眼睛的貓頭鷹,你有看到它嘴上還叼著剛捕獵來的老鼠嗎?

雷鳥(ptarmigan )的羽毛會隨著環境改變顔色達到保護作用,在冬天是白色的,夏天則變為褐色。吵偉驚呼:「這跟變色龍有點像耶!跟媽媽也有點像,生氣的時候臉是紅色,開心的時候是粉紅色!」(會舉一反三,很好!)

你知道嗎?世上最大的鳥是鴕鳥,而最小的鳥是蜂鳥!我問吵偉:「你知道世上最小的是什麽鳥嗎?」他回答:「小鳥啊!」(他沒有錯啊~),我再問:「那你知道世上最大的鳥是什麽嗎?」他不假思索:「大鳥啊!」(怎麽聽起來怪怪的?)

Farm Animals 農場動物
這本農場動物介紹的是被飼養在農場裡的家禽,也是幼兒最早熟悉的動物如雞鴨鵝、兔子、牛羊和豬,書中可以學習到牠們的外觀、聲音、生活方式等小知識,你知道動物不同性別與不同大小的名稱嗎?這本書會告訴你唷!
這是吵偉沒錯,不管有沒有上學的清晨,他都是第一個起床,把家裡所有人都叫醒,而我上輩子可能是公雞,每天吵醒整個村子的人,所以今世來還債被吵!(明明是科普書我竟然可以扯到前世今世真是夠了!)

這頁介紹的是來自世界各地各種不同品種的雞,你叫得出名字嗎?吵偉認真地指出上面那一排長得不同的雞考我英文叫什麽,這小子根本存心刁難!阿秤衷心建議各位不要自尋煩惱,趕緊把主控權拿回來,跟孩子解説母雞和公雞如何各施其職,做好本分吧!

和雞一樣,鵝也是群體生活的動物,所以它們都會去尋找伴侶繁殖後代,人類也是這樣唷!爲了能夠吸引心儀對象的注意,公鵝會圍在母鵝身邊勁歌熱舞,這一點倒是跟人類也有像 XD,想當年吵偉生父的舞技可是壓倒群芳呢!(想看的舉手)。

好啦正經一點,趕緊回到正題讓我們繼續看另一個農場動物:兔子。「你知道兔子不會走路而是用跳的嗎?」我問吵偉,這一問竟然解惑了前陣子困擾他的恐懼:「原來在我房間一直跳跳跳的,就是這隻兔子不是Ghost啊!」

等等,這隻兔子如果說真的會跳,也很恐怖好嗎??!!!!!!!!

吵偉翻到這一頁聽了我解説:「豬用口鼻部位來尋找食物,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吃東西,而且母豬一次可以喂飽十四隻小豬。」後,指著圖片中躺著的母豬說:「這是爸爸,每天躺著不起來。」我發誓我很認真在陪讀,沒有試圖引導孩子錯誤認知。
Dinosaurs 恐龍
恐龍迷應該會衝著這本而來吧?雖然説我們家吵偉不是百分百恐龍迷(他是姐姐迷)但我帶著他一起透過這個主題認識不同種類的恐龍,和牠們的特徵、骨骼和化石,像考古學家一樣也研究了當代其他的生物,也是很不錯的!
這一頁説的是恐龍巨大的脚踩進柔軟的地面上會留下脚印,至今現在的人們還會找到恐龍走過的痕跡!吵偉非常喜歡點書中的小朋友,因爲會發出嬰兒的笑聲,讀完跟我説:「媽媽,我要一個妹妹。」真是嚇死我了!

這頁呈現的是考古科學家找到了部分的恐龍骨進行拼凑,並藉此推論完整恐龍骨骼的模樣。翻雙面透明膠片時,左右兩頁散落一地的骨頭相呼應,拼成完整的暴龍骨骼模型,是不是很有巧思?

我一看到各種恐龍種類名詞頭有點昏,但不怕,有中文學習手冊可以參考,讓我可以很厲害地唸出一個個很像在饒舌的恐龍種類名字,並驕傲地享受著吵偉投來的仰慕眼光!

不管是電視節目,還是你身邊的玩具,都會有恐龍的身影,但究竟這世上有沒有恐龍呢?大家來聊聊看!

(吵偉生父很機車在一旁補槍:現實生活中有恐龍啊,我們家就有一隻了,是暴龍!$#@$$^*&)
Animals Underground 地底動物
這個主題介紹的是住在地底下的動物包括兔子、鼴鼠、蚯蚓、河狸、甲蟲、翠鳥等,及牠們的居住環境,並說明這些動物住在地底下的原因及生活方式。這本書末附贈了一個紙製手電筒,想要看看兔子的家長怎樣,請將「神奇手電筒」放在深色膠片下來回移動,很有趣唷!
水獺用樹枝來建立它們在水中的家,水瀨家族會下潛到水中,但是他們一家子居住的巢穴則是在水面上乾爽的部分。

金龜子這一生都在地底下過日子,牠們棲息在腐植質豐富的土壤中,母的金龜子誕下卵後帶著幼蟲在地底下生活,滿四歲生日的成年金龜子會到外面看看世界,但壽命只有短短幾個月。「蛤?那它們就死掉了?」吵偉感到非常惋惜,並提出了把金龜子帶回家養的提議,真的想把我嚇死!

除了小型的昆蟲,有的動物的栖息地也跟土地息息相關,比如熊一到了冬天就會躲在洞穴中冬眠,狐狸也會地底築巢,野老鼠會從地底中挖出一條隧道讓它通往家裡。

自從讀了這本後,吵偉一天到晚在思考要如何從地底下也挖一個洞住在裡面,「這樣你罵我的時候就可以躲起來了!」
Fish Underwater 海底魚類
這本介紹的是生活在不同海域包括海邊、淺水區、遠洋區及海底深處中的動植物,別忘了將書末附的「神奇手電筒」放在深色膠片下探索,就能像潛水一樣深入海底觀賞姿態各異的美麗魚類!
這一頁有我和吵偉的最愛:Octopus!吵偉一直追問:「章魚燒是不是用這個octopus來做的呢?可以做給我吃嗎?」(滿腦子都吃是怎樣?!)

「那是Baby SHARK!!!!!」一打開這一頁吵偉像遇到老朋友直接點名,然後又開始盧有的沒的比如:「我可以帶Shark回家嗎?」(再度嚇到我腿軟)

這一頁讓我們想起了去曼谷時海洋生物館的大魚缸出現一位這種裝扮的潛水員(是一位身材很好的泰國帥哥),「原來潛水要穿這樣!那我們下次一起這樣穿下水好嗎?」「好啊!」我回答(可是我不會游泳啊孩子!XD)

最後還可以帶著孩子復習一遍,請他用神奇手電筒從書中找出這些生物!

My First Discoveries英文探索小百科系列我會推薦給3-6歲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依據每個年齡層進行不同的共讀方式。以我們家快四的吵偉為例,因爲早在半年前已有接觸第一輯,那時我們是從點讀圖片、聽英文句子和中文情境音檔、翻玩膠片和手電筒,再搭配延伸小活動這樣開始。如今第二輯奇妙的動物這個主題剛好也是他喜歡的,所以這套幾乎是他經常點播的套書。好期待KidsRead下一輯推出的會是什麽主題,看來我得先空出位子收藏才行!

My First Discoveries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二輯哪裡買?請密切鎖定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另外也歡迎加入「阿秤的生活選物」社團掌握團購第一手消息。再來就是有跟阿秤團的可以憑購買證明加入「跟阿秤一起帶著孩子玩KIDsREAD」,我等你嘿!了解更多請到KidsRead官網。
KidsRead科普類書籍介紹文延伸閲讀:
- 適合3-6歲兒童的第一套科普書:My First Discoveries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一輯-Human Life人類生活
- 適合0-3歲親子共學的第一套幼兒科普教材:New Baby Animals 幼兒科普英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