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本 | 台語學習 | 台語兒童公民繪本:唱家己的歌+揣自由的台灣烏熊+石虎的厝|KidsRead點讀筆推薦

生為一位在台灣生活了十幾年的大馬兒女台灣媳,看的聽的說的,都是這裡的一切,所以如果沒有跟我聊天太久,以致我的真腔調不小心跑出來,我想應該很少人會發現,我原來不是台灣人。

有的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比孩子的台灣籍生父更像台灣人,而且比他更「台」了一點點。我想,這就是人存活的本能,入鄉隨俗這句成語是真的,為了可以融入所定居生活的地方,很多事是會很自然而然地融入,好比語言。

除了可以說出一口標準台灣腔,台語也一直是我非常喜歡、並熱衷在學習的其中一個語言。在馬來西亞追台灣鄉土長壽劇時對演員們獨特的台式「口氣khuì-kháu」格外著迷,一直到嫁來這裡生活了,才發現台語之所以令人傾心,並不僅是因為口氣,而是這片土地獨有的愛台灣精神,讓這個語言很有魅力。

KidsRead今年推出的第一套台語繪本點讀版,是我一試讀就二話不說跟窗口自薦「我一定要力推!」的佳作。我曾經在書店翻閱過這套非點讀版,好喜歡這三個故事,無奈台語文字對非台灣人me來說讀起來十分吃力,所以遲遲未入手。這次居然有專業台語配音的點讀版讀起來容易許多,更能體會故事所要傳達的精神,真的是太好了!

阿秤爲什麽喜歡這系列台語繪本?

台語兒童公民繪本(點讀版)結合繪本、台語與社會議題,不僅有動畫手語精彩的呈現,加上KidsRead點讀技術讓圖文有聲,是一套全方位語言環境友善,最適合台灣的孩子閱讀的繪本,不管是內容故事,還是影音設計都做得很用心,當然要支持!

用傳遞社會與自然生態議題,結合公民意識和母語關懷,因為是說給孩子聽的故事,所以每個角色的表情皆以卡通擬人化的方式呈現,讓小讀者能更融入角色和劇情中,並隨著故事轉折代入自己的經驗與情感。

繪者柔和的大地色系與細緻的筆觸,呈現出三個故事主人翁黑的生活樣貌,讓我在帶吵偉聽故事之餘,也能欣賞這細膩的畫風。

看繪本長知識:《唱家己的歌》這本繪本裡的豆仔鳥. tāu-á-tsiáu就是布穀鳥。布穀鳥的繁殖方式非常獨特,它們的繁殖期一般在5~7月,布穀鳥生性孤僻、殘忍。不論是雄鳥還是雌鳥,它們都沒有固定的配偶,雌鳥也不會自己築巢、孵卵,更不會去哺育自己的雛鳥。所以作者以這類鳥的特性,寫進繪本中,凸顯它很鴨霸的情節:「不管啦,反正你們就是要跟我唱一樣的歌、說一樣的的話!」

KidsRead點讀版特色

這系列繪本的KidsRead點讀版有四種模式,符合不同的閱讀情境需求。因為是點讀版我才非常推薦一定要收藏,否則這套真的只能望梅止渴啊!

模式一:已有KidsRead點讀筆就可以直接點封面,播放的是情境配樂的全書原文有聲朗讀,還有角色演繹對白以及翻頁提示聲,你可以帶著孩子邊翻閱繪本邊聆聽,也可以當作podcast整個故事不間斷聽,超過癮的!

模式二:點内頁任何頁面,是有情境配樂的全書原文有聲朗讀,還有角色演繹對白,適合不想一次聽完只想唸幾頁慢慢消化的閱讀需求。

模式三:點内頁的文字,是原文慢速朗讀,這一點非常友善!尤其台語對小小孩來說是不常接觸的語言,很需要放慢速度仔細聽發音,才能學得一口標準台語呀!

模式四:點書繪本末的台華對照台語文字,是全書原文有聲朗讀。書末有另外附中文對譯、故事原稿與導讀(不可點讀的),供家長帶親子共讀參考,聽不懂的家長不用擔心唷!

點讀小卡:KidsRead出品當然少不了方便攜帶走到哪聽到哪的點讀小卡!點封面與背面皆為有情境配樂的全書原文有聲朗讀。

阿秤開箱帶你看

這系列首創全彩台語繪本,包括《唱家己的歌》、《揣自由的台灣烏熊》和《石虎的厝》三個溫馨動人的故事。全書生動插圖,搭配QRcode隨掃隨看的故事精彩「微動畫」以及「手語演示影片」,是首創全方位語言環境友善繪本。

《唱家己的歌:走揣家己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尋找自己的故事,只有找到自己才知道如何愛自己。生活在少子化的時代,現在的孩子多半比較自我,這個故事很適合用來跟孩子傳達「存異求同」的精神,找出共同點、保留不同點,求同是讓彼此間更加的親近、友善,存異是讓彼此間更加的寬容、尊重。

故事發生在森林裡,從麻雀媽媽辛苦孵化養育自己的三顆蛋和杜鵑鳥媽媽產在她巢裡的一顆蛋開始⋯

趁著麻雀媽媽出門去捉蟲,體型較大、認為自己歌聲較好聽的杜鵑鳥寶寶不斷威逼麻雀寶寶唱牠的歌、說牠的話、甚至成為和牠一樣的鳥。

麻雀寶寶在牠的恫嚇下矯正自己的嘴、唱著不屬於自己的歌,哀傷地啼哭著「是為什麼我們要跟你唱一樣的歌啦?」其中一隻麻雀寶寶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杜鵑鳥寶寶很鴨霸地回「不管啦,反正你們就是要跟我唱一樣的歌、說一樣的的話!」

麻雀媽媽歸巢後看到這樣的情形,堅定而溫暖地告訴每一隻鳥寶寶,「你們本來就有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的歌聲,都很好聽,不該強迫別人一定要唱同樣的歌;也不可以因為別人欺負我們,就不記得自己是誰,甚至覺得別人的歌比較好聽,反而倒過來鄙視自己的歌和自己的語言。」

這個小品故事藉著不同的鳥類和歌聲隱喻了不同的族群和語言,向讀者分享關於「找到自己」的終極意義。這對在不同國籍父母的家庭長大的吵偉來說,很容易就看懂了故事要傳達的訊息,他知道媽媽喜歡吃辣椒、爸爸喜歡吃米血糕,他們都沒有強迫對方接受自己喜歡的食物,而是尊重彼此。

《揣自由的台灣烏熊:走揣自由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尋找自由的故事,只有經歷追尋自由的過程才知道自由的可貴。生在這個被疫情綑綁了自由的時代,我們多麼渴望有那麼一天,可以不用戴著口罩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用力地擁抱和親吻每一個最愛的人啊!

有一天,一隻名叫熊熊(阿熊熊)、原本和爸爸媽媽一起快樂地生活在森林裡的台灣黑熊,不小心迷路和爸爸媽媽分開了。一位好心的伯伯看到迷路的熊熊,便把牠送進動物園裡,和園内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動物好朋友生活。

阿熊熊被安排與一隻名叫小黑(黑的)的台灣黑熊一起住。在同住的日子裡,原本自己在動物園裡生活、很孤單的小黑每天喝熊熊一起玩耍和吃飯,成爲最好的朋友。

熊熊每天與小黑分享牠對於森林、爸爸媽媽和過去自由日子的思念,同時也悄悄計劃著逃離動物園,并鼓勵小黑和牠一起走。

有一天夜裡,牠們倆趁著送餐哥哥忘記鎖門的絕佳機會展開偷跑行動。從籠子、山壁、動物園後山到森林,即使牠們的雙脚都起水泡了仍勇往直前,終於抵達熊熊口中那有天有地更有自由的森林。

在春天到來的那一天,熊熊和爸爸媽媽啊團圓了,牠們一家人於是和小黑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個故事藉著台灣黑熊傾盡所有也要找回自由的故事,讓我可以藉此引導吵偉一起思考什麼叫做自由?他很感性地跟我說「如果可以不再有人確診,我們可以隨時坐飛機去旅遊,就叫做自由!」五歲的孩子,對自由的定義真的很單純!

我也會跟他一起練習,要得到「自由」就必須自律。比如你想要看卡通,時間到就得關電視不能耍賴,說到做到的人才有資格享有「自由」時間唷!

《石虎的厝:走揣公義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尋找公義的故事,只有奮力守護自己所愛才能夠真正堅強。我想藉這個故事告訴吵偉,在面對任何形式的威逼與不公義時,唯有爲自己和所愛之人奮力爭取,才有可能取得身心安住的幸福,願我今日的陪讀可以在他心中種下「為愛勇敢」的種子。

故事發生在森林裡,一隻名叫小石頭(阿石)的石虎寶寶因爲人類濫伐森林而失去了居住的地方,甚至因此和家人彼此走散。四處流浪的牠很幸運地遇到貓咪寶寶小咪(阿咪),并在牠的幫助之下開始與貓咪家族共同生活、變成好朋友。

有一天,小石頭和小咪意外發現人類之所以破壞森林、逼得動物們無家可歸,竟是爲了蓋一座人工的「石虎的家」。傷心無助而流著眼淚的小石頭在小咪的鼓勵下燃起了熊熊鬥志,決定挺身而出保護自己最鍾愛的一切,向人類表達捍衛家園的訴求。

此舉不但引來民衆的圍觀與媒體的報導,更有記者發現小石頭是一隻石虎,吆喝大家拿著相機對著小石頭猛拍。

强烈的閃光燈照得小石頭睜不開眼睛,心裡很驚恐卻又無處可躲。突然,有個小女孩走到最中間,以堅定的就問説道:「上好的保護是尊重。」

這個故事藉著石虎從失去、思念進而捍衛家園的過程對應了在兩個層次公共議題的關懷。在動物和環境保護議題的層次上,這個故事希望提醒讀者,石虎的家正在台灣迅速瓦解,任何從人類而非動物或環境角度出發的墾伐與開發,都將造成對石虎與萬物的傷害。

而在土地正義議題的層次上,這個故事以石虎捍衛家園隱喻了曾經在自己土地上流離失所的每一段遭遇,和爲了守護摯愛的溫柔所支撐起的勇敢。

阿秤心得

吵偉第一次接觸台語繪本就上手,絕大部分原因是點讀版的關係。他會找我唸給他聽,並同步解說中文意思。他也喜歡自己用點讀筆一頁頁、一句句點讀,聽了試著開口說著可愛腔調的台語。

這套書可當作繪本跟孩子共讀,也可以作為母語傳承的好書選擇。幼兒園中、大班的孩子,家長可以陪同台語聆聽搭配中文翻譯解說,在小小的心靈種下勇氣的種子。國小以上的孩子則可以一起討論社會議題,進而培養公民意識。

台語兒童公民繪本(點讀版)哪裡買? 阿秤的KidsRead團將於2022/6/13登場,請密切鎖定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Line社群掌握最新消息!有跟阿秤團的可以憑3,000元購買證明加入阿秤的親子共學社,這裡有阿秤手把手帶、社員們的無私分享、每月主題活動、多元豐富的共學記錄,加入後你一定也會很有動力跟我們一起努力,期待你加入一起玩!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