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了一個求生意志頑強的孩子,不管我煮什麼都盲目誇讚,不像他生父的求生意志薄弱,辛苦煮好的正餐愛吃不吃,只想狂嗑零嘴。吵偉這小子基本上只要看到我就會討食,嬰兒時期瘋狂討奶,現在瘋狂盧吃的,除了正餐還要有點心宵夜⋯我大概前世是吃光他的米糧,所以今世得還回來。看著他吃光光的一臉滿足,圓滾滾的肚子和肥滋滋的雙下巴,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我可以吃這本書的三明治嗎?」「書裡面的青豆看起來好好吃啊,爲什麽她不吃?」「蘋果派好好吃,它是怎麽做的呀?」,家有吃貨孩子的關係,我們家除了糧食庫存要隨時補滿,精神糧食(繪本)主題也會不自覺跟食物相關的居多。這幾本是阿秤精選給家有吃貨或是挑食孩子,必收藏的食育主題繪本,每本都非常可口,快來帶著孩子好好視吃吧!

吃貨Samantha想要吃一個獨一無二的三明治,弟弟Sam給了一個「獨特到不行,吃了永生難忘」的口味給她!到底是什麽口味的三明治吃了會永生難忘?讓我們翻開這本《Sam’s Sandwich》看看….


首先,Sam夾了一片生菜在吐司上,Samantha 大叫:「我從來沒看過這麼翠綠的生菜!」,看看Sam加了什麽「爽口」的配料(矮額~是毛毛蟲)?Samantha從冰箱翻找出了一些番茄,又大又紅又圓的番茄是一定要的呀!看看Sam從院子中挖到了什麽加在番茄片上(矮額~是蛞蝓)?


接下來的各種三明治配料都被加了特別的料!起司夾了螞蟻、義大利香腸夾了蜘蛛….
我就問,Sam跟姐姐Samantha是有多大仇恨?這有沒有牽起了你和手足的童年各種作弄互相惡搞的記憶?哈哈!


每個翻頁的順序與方向皆不相同,把翻頁打開合起來剛剛好是一份三明治!作者透過不同的翻頁設計,開啟了讀者想探索的好奇心,孩子可藉由翻頁和查找得到驚喜(或驚嚇),雀躍不已!

我好喜歡這本最貼近日常為題材的有趣繪本,經過貪心、惡作劇、搞怪這樣的負面調味料加味後,沒想到得到卻是「驚驚有味」的樂趣!雖然滿滿的蟲子,但吃貨吵偉依然飢不擇食想咬一口咬下三明治,因爲做得實在太逼真了啦!

《The Watermelon Seed》是我們百讀不厭的食育主題繪本,敘述的是一隻很愛吃西瓜的鱷魚,在大口大口吃西瓜時不小心將西瓜籽給吞下,嚇得六神無主的故事!


愛吃西瓜的鰐魚從嬰兒時期就愛死西瓜了,早餐、晚餐都把西瓜當作正餐,加點鹽巴的西瓜當晚餐吃最棒了,就連甜點都要吃西瓜!


直到有一天,鰐魚一個不小心吞下了西瓜籽,他嚇死了!一下害怕西瓜籽會在肚子長出果實、一下怕自己的皮膚會變成西瓜的顏色。


好不容易一個打嗝把西瓜籽吐出來後發誓再也不吃瓜類了,就算做成繽紛好看顔色的水果沙拉,也絕對不碰!


但看到最愛的西瓜當前卻忍不住,於是跟自己說:這次就吃一點點、一小口就好⋯

讀這本時我滿腦子想的就是吵偉,他想要跟著我一起吃辣,卻會被辣到哇哇叫猛灌水還問我「我會不會辣到死翹翹,就這樣再也見不到你們了?」但下次看我在吃時還是會湊上來說想要,是不是很有趣?

《Daisy, Eat Your Peas》是吵偉點播率很高的繪本之一,這孩子基本上不但不挑食,而且還莫名其妙很愛吃豌豆,所以他不解故事中的Daisy爲什麽吃個豌豆要那麽囉嗦,還要跟媽媽交換那麽多條件!


晚餐時間也是Daisy和媽媽的搏鬥時間,為了讓Daisy 把豌豆吃下去,媽媽開始開出誘人的條件,希望Daisy把豌豆吃掉。


隨著Daisy一次又一次拒絕吃青豆,媽媽開出的條件就越來越猛,譬如吃完就能夠吃布丁、可以晚點再上床休息、不用洗澡、買新腳踏車,甚至還開出了建樂園、買巧克力工廠、買下地球月亮星星太陽火箭等不可思議的條件!

可不管這些條件再誘人,Daisy依然不動如山拒絕吃下豆子。我覺得Daisy大概是心中OS:不要再吹牛了,這些條件你才辦不到呢,所以拒絕吃豌豆啊!


果不其然冰雪聰明的Daisy向媽媽提出了交換條件:「不如媽媽吃下盤子中的包子甘藍,我就吃下豌豆?」最後媽媽果然中計了,最後達至「誰也不需要勉强吃不喜歡的食物」共識,一起享受兩人都喜歡的布丁,嘿嘿嘿!

繪本《環遊世界做蘋果派 How to Make an Apple Pie and See the World》用一個女孩想做蘋果派,因爲賣材料的市場關門了,所以只好環遊世界去尋找材料作爲序幕,帶著小讀者環遊世界收集所需食材串成的故事。


首先,回家拿個行李箱和購物清單後趕上一班往歐洲的輪船;如果來得及,抵達的時候剛好是義大利小麥的收割季節,採一把或是兩根就夠了。


接下來趕上火車前往法國,那裡的雞生的蛋品質很好呢!不想最後獲得破蛋的話,幹脆把法國雞帶走吧!再到英國用禮貌的態度跟當地的乳牛好好溝通,看它能不能讓你擠個一兩杯的鮮奶,或是直接帶整隻牛走吧,現擠的奶最新鮮啊!


收集到所有所需食材後就趕緊飛回家吧!等等⋯你是不是忘了很重要的東西?蘋果呢?!先停在佛蒙特摘八顆新鮮的紅蘋果吧!一顆給法國雞、一顆給英國牛、一顆妳自己吃,五顆用來做蘋果派。


好啦,現在可以開始做蘋果派了。將小麥磨成粉,將斯里蘭卡肉桂樹皮研磨成肉桂粉,將海水蒸發成鹽巴,將甘蔗煮滾,說服法國雞趕快下單,擠牛奶,將鮮奶攪拌做成奶油,切蘋果,將所有材料混合起來後開始烘製蘋果派,邀請朋友們一起來享用吧!

跟著小女孩來到不同國家收集食材的過程,認識當地最棒的特產,做出了讓人流口水的蘋果派,用這樣的方式環遊世界是不是好玩多了?

美國童書作家Lois Ehlert常用零散素材拼湊的形式呈現藝術,因為裁縫師媽媽在她小時候經常給她一些碎布玩,是她創作的啟蒙材料。《Eating the Alphabet: Fruits & Vegetables from A to Z》這本附CD的有聲繪本,充滿著這樣拼貼風格的插圖,非常賞心悅目!


不同於一般坊間用日常生活用品作為字母教學,這是一本利用不同蔬菜和水果名稱來教字母的書。整本書裡的用色非常鮮豔,讓初學英文的孩子在學字母的同時,也能認識不同蔬果名稱,還能有大量的視覺刺激。


喜歡水果的孩子對這本一定很有感,討厭蔬菜的孩子不妨搭配好聽的歌謠一起共讀,看看是否能夠挑起進食興趣。哦不過說真的,如果只是幾種不吃,可以其他食材代替,也不需要如此糾結啦⋯


這樣從A到Z翻閱,是不是輕鬆無痛就把26個英文字母以及代表的蔬果名稱都記下來了呢?
如果你也想收藏今天介紹的食育主題英文繪本,可以趁三民書團入手,這篇介紹的書籍也可單套或是單本購入。P/S:有跟阿秤書團的朋友可加入「秤現在。一起玩共學」社團,可以跟阿秤一起用繪本玩創意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