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著跟孩子當朋友

在孩子還不懂得學會尊重和自律以前,不需要急著跟他做朋友。

這是我這陣子面對一位經常對我頂嘴、講話沒大沒小、自我感覺良好得意忘形、舉止容易失控的孩子後,有所頓悟的。

這樣想好了,你和朋友的關係是平等的,基本上你懂得自律,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語,懂得分辨什麼樣的行為和什麼樣的話會傷人,你不會對你的朋友加以管教、規範和約束,你們懂得互相尊重。

而你的孩子可能不知道衝出馬路是會搞丟性命的,而且你好好說並引導後不盡然一次就聽進去,下次還是會再犯。因為他是你的孩子,需要你的教育、規範和引導,才有機會成為可以對自己和社會負責的人,所以如果在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自律、自我約束能力之前,就急著跟孩子當朋友,他會當不好孩子的角色,也當不好朋友的角色,做父母的也很兩難。

很可能會出現這幾種情況:「不是說尊重我讓我決定嗎?為什麼不能讓我在家打電動非得上學?」「我的朋友才不會規定我要幾點洗澡睡覺咧!」「講我就是在講你自己,你才要注意一點咧!」

或許是因為我們上一代父母普遍都高壓式教養,扼殺親子間的親密關係,所以我們這一代的父母會想要和孩子「當朋友」的動機,很大原因是期望能跟孩子更靠近,就會想要跟孩子當朋友,但也因為如此,往往模糊了「父母」和「朋友」的界線。

最近自我檢視自己的教養方式上還可以如何調整,才發現很多時候因為一心想要跟孩子當朋友,在一些原則上有點放水過頭。有時候是給了太多的選擇和自由,有時候是給了太多次的修正機會,要知道心智上還未成熟的六歲孩子(我們家的)是無法見好就收,很容易走鐘的。

與其持續讓火星撞地球的戲碼不斷上演,不如改變自己的想法,在孩子還不懂得學會尊重和自律以前,不急著跟他做朋友,善用作為父母的「權威」先立下規矩好好引導,以後再做朋友也不遲!

P/S:這是我個人的教養體驗,不代表要你也跟著一起,只是單純分享我的心得,認同不認同都歡迎來和平理性討論唷!

是的,我又有新的功課了,看來我自己要先「升級」才有辦法打怪呢!跟我卡在同樣關卡的你,一起加油吧!

媽媽不只需要聯盟育兒也需要聯盟互相打氣

職業倦怠感,不僅僅是上班族,媽媽這個角色也很容易會。

全職媽媽每天最晚睡最早起,睜開眼睛就沒有停過,周旋在孩子老公、家事、做飯和一堆瑣碎的事,每件事都是為了別人,很少為自己。日子一久會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踏出去找份工作,找回對生活的熱情?

就算是職業媽媽也一樣每天最晚睡最早起,下班回家一樣要第二次輪班。匆忙接小孩、張羅晚餐、洗澡陪讀哄睡後,在爬起來做家事趕報告⋯ 日子一久也會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退下來專心照顧家庭就好?

在裡面的想出來,在外面的想進去。這句話不管是在離職不離職、結婚不結婚、生不生小孩上⋯都適用。

我自己是當了三年半全職媽媽,後來也當了兩年的職業媽媽。因為曾經走過,所以能懂處於水深火熱的育兒生活的妳,所以我不會跟你說什麼:女人就是該要有自己的事業、女人就是要去打扮漂亮愛自己⋯或是:看著小孩長大很值得啊、妳可以犧牲前面幾年就好⋯這類不符合妳目前狀況的話,太逼人了。

我想跟妳說的是,現在的妳會造就未來的妳,現在的忍辱負重將來一定會有所回報,美好的日子就在不遠處,熬過去就會聞到花香了!

如果出去工作會讓妳更快樂,那就勇敢踏出去吧!如果留守在家會讓妳更安心,那就回歸家庭吧!不管是全職還是職業媽媽,都會有捨有得的,自己平衡得了,才是最重要。

一直時時提醒自己,在走過的路上記得回頭看看卡在中間的人,伸手拉一把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讓有需要的人很有力量往前走下去。

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我的書桌

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書桌,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最平凡不過,但對我來說,是很珍貴的。

因為嫁人後,就再也沒有一張屬於自己的書桌了,原本被分配好的書桌,總是被月中父的書佔領⋯於是,家中的餐桌成了我的臨時書桌,打開筆電就能馬上辦公,筆電合起來就能用餐,非常有機動性。

經常會想念遠在他鄉那張真正屬於自己的書桌,那是爸爸親手丈量、選料、上漆的純手工木桌,除了可以寫功課,還有多個可以收納書本和文具小物的抽屜,非常實用。我和妹妹從國小開始,就各自擁有一張自己的書桌,寫功課、看書、做白日夢⋯那可是我們的小天地啊!

娘家的兩張書桌在我們出嫁後一直都保留著,直到搬遷到目前居住的公寓,因為空間有限,阿英才忍痛丟棄。

這次一回來,看到阿英特別準備了一張全新的簡約小書桌,雖然不是爸爸親手做的,但這一份心意讓我的心像是裝了暖爐一樣,一個不小心就熱淚盈眶⋯

女兒在娘家,永遠都會被保留一個位子。

阿英果然懂我,我可是會為了書桌而經常往娘家跑的唷!

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五歲孩子的挑戰權威

我該怎麼做,才不會成為那種我討厭的,以權威壓制、用情緒勒索孩子的父母?

邁入五歲四個月的吵偉,不斷地在挑戰權威,在家如此,在學校也是,我和老師這陣子密切溝通和交流,為的是想幫助正在轉大人的這個孩子,可以怎麼做才不會脫韁失控。

明知道不能做的,或是明知道一定會搞砸的,這孩子偏要一試,看到大人嚴厲或氣急敗壞的態度,就不斷重複「我不是故意的」,但很顯然沒有記取教訓,犯了又再犯。

他這陣子也縮緊了凡事跟我好好討論的空間,只要沒有按照他的意思,立馬爆氣大翻臉,把所有情緒丟過來,給我狠狠的白眼、用力甩東西,非得惹得我動肝火把他丟過來的情緒丟回去,才罷休。

衝突之後的現場是戰火煙硝,從房裡聞聲出來的月中父有時候會提水救火,但大部分時候是提油救火,讓快熄滅的火苗再度燃起。

怒火中燒說出來的話,就是那種我討厭的,以權威壓制、用情緒勒索孩子的父母會說的話,看著吵偉臉上的不屈服,我彷彿看到了自己⋯

好幾個晚上在吵偉睡著後我又爬起來瘋狂翻找教養文章和書籍,找有同齡孩子的媽媽們聊,這些建議和實際經驗分享對我幫助很大,而我覺得幫助更大的,是翻看這小子嫩嬰時的照片。

照片中四個月大的吵偉和他的髮妻共枕眠,那時候不會頂嘴也不會翻我白眼,圓滾滾的只會不斷討奶,好懷念啊!

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勿在別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別人

育兒路上的艱辛,不在於一個晚上起來餵奶幾次、不在於無法好好吃飯上廁所、不在於完全無法鬆懈沒了自己⋯而是生一個孩子,全世界來教你怎麼當媽媽。

或許因為只有妳才是經歷過懷孕和生產的那個人,所以妳心疼和在乎的總比任何人還要多一些,而旁人總無法理解覺得妳小題大作了、神經質了、太敏感了⋯

「我們家隨便吃也頭好壯壯,妳什麼都不行讓小孩吃,也沒有長得比較好啊!」
「我們家都沒在陪的,妳什麼都陪伴左右,這樣他不能獨立啦!」
「生完那麼久了妳怎麼還這麼胖?你連嘴都管不住,還能管得了什麼?」
「妳怎麼都不去工作伸手跟老公要錢啦?我跟妳講女人一定要有經濟能力啦!」

當媽各自不易,個人所求不同,各自立場不同,勿在別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別人。沒有當過媽媽不理解而失言情有可原,都走過這條路知道有多辛苦還落井下石,是惡意。

如果不能當一個溫暖的人,那麼最起碼閉起嘴巴,沒人會說你是啞巴。

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生兒子VS生女兒

女兒會讓媽媽融化,兒子會讓媽媽老化。

女兒早上起來吃過早餐從玩具箱拿出玩具扮家家酒說要煮好吃的給妳,兒子早上起來吃過早餐馬上在沙發上玩倒立遊戲結果吐一地。

女兒自行如廁都小心翼翼深怕弄髒自己和廁所,兒子自行如廁把子孫根當消防噴水頭在用自以為在救火,結果尿濕馬桶蓋也尿濕自己。

女兒總是能靜靜依偎在妳懷裡說媽媽我好愛妳,兒子也會依偎在妳懷裡說媽媽我愛妳,但還會扭來扭去不然就是硬頭殼撞到妳鼻樑快昏死過去!

女兒幫忙切蘋果雖切得不完美但很盡力,兒子幫忙切蘋果也很盡力地刀子揮來揮去差點讓妳成為刀下魂!

女兒頂多妳重複第三次就會有回應,兒子要妳大聲重複七七四十九次耳朵依然裝飾用根本沒在聽。

因為我沒有女兒,但從身邊養女兒的媽媽友人描述她們家的情況,和我家的根本是天壤之别啊!

你家的女兒和兒子情況又是如何呢?是讓妳融化還是讓妳老化?來分享交流一下吧!

圖為吵偉今早起床第一句話跟我說:媽媽,我看到弟弟在妳肚子裡,他要出來了!

孩子,我一直覺得很對不起你。

孩子,我一直覺得很對不起你。

剛滿三歲我就把你當成三十歲,要你聽得懂人話、體恤別人、不要製造麻煩⋯就連快四十歲的你的生父也做不到,更何況你?

嫩嬰時的你一興奮喊叫,我笑笑覺得你怎麼那麼可愛,可如今你一玩瘋興奮喊叫,我皺眉頭請你控制音量不要吵到別人休息。

嬰兒時的你一換尿布就噴到床單甚至我身上都是尿,我依然覺得你好可愛,可如今你不小心閃尿濕了床,我生氣地質問你:不是已經會自己上廁所了嗎怎麼還這樣?

一歲時的你手舞足蹈把餐食打翻,我驚呼一下但跟你說沒關係媽媽清理就好,可如今你邊吃邊玩打翻一地我理智線斷裂,唸了你半小時。

兩歲時的你因為不想分享玩具給其他小朋友,我願意體諒你跟你說沒關係,可如今你不想分享那一個你最心愛的鼓,我卻跟你說,你都不分享,妹妹可能不想跟你玩了。

我急於想把你教好,卻忘了你只是個三歲的孩子,喜怒哀樂情緒無法掩飾、會不小心犯錯、偶爾小調皮、有自己過不去的關⋯而我卻該死地高標要求你。

而你卻不計前嫌,被我罵完下一秒就忘了,對我的愛依然滿到溢出來,親暱地抱著我說:我最喜歡媽媽了!你對我,從來就沒有嫌隙,我想這世界上大概不會有人對我如此包容了。

孩子,我一直覺得對不起你,所以在多少個你睡著的夜晚,一遍又一遍地親你,懺悔自己。媽媽答應你,多聽聽你、看看你、想想你,如果可以,先不要委屈你。

同為媽媽,妳是否也曾和我一樣在高標要求孩子時卻忘了他只是個孩子而感到內疚呢?

圖為吵偉背著心愛的玩具鼓每天用盡全力敲敲打打好開心,但我覺得我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沒事幹嘛買這一套鼓回來逼死自己?

會有那麼一天,我會是原來的我。

80026679_2647369488664825_7104410893005357056_n

會有那麼一天,我會是原來的我。

會有那麼一天,我可以讀讀喜愛的詩集小說,而不再只是三隻小隻和大野狼、數一數123。

會有那麼一天,我可以在洗完澡後好好吹乾頭髮和擦乳液,而不再是披頭散髮,小腿乾燥如魚鱗。

會有那麼一天,我可以踩著高跟鞋穿著俏麗的短裙,而不再永遠只是鬆垮T恤配運動褲。

會有那麼一天,我可以專注地投入自己喜愛的事,而不必再為了孩子的吵鬧導致分心而感到厭煩。

會有那麼一天,我的內褲尺寸會再小一號、胸罩尺寸會再大一cup的。

會有那麼一天,我可以回到自己的床,不被打擾一覺到天亮的。

但現在還未到那麼一天,因為你總是佔據我:
「媽媽我肚子餓了。」
「媽媽我大便了。」
「媽媽陪我玩拼圖。」
「媽媽我要去公園騎車。」

那個原來的我從來就不曾迷失,她一直都在。只是現在的我扮演的是一個媽媽的角色,所以無法分飾兩角。

圖為我坐月子時被榨乾舉白旗倒下的模樣,從那一刻開始,我知道會有那麼一天,孩子長大了,他會把我還給我的,我就可以慢慢重拾自己了,只是不是現在。

2019即將結束了,我對自己說:會有那麼一天,我會是原來的我,但現在的我其實覺得當一個媽媽,也還不錯。

你呢?有什麼話想對自己說?

後記:回看當年真的是一隻腫到不成人形的乳牛,現在要我重來真的需要勇氣,所以得夾緊守好城門!

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關於生二胎這件事

「什麼時候要再生?一個人好孤單好可憐啊,再生一個和他作伴吧!」估計接下來的過年遇到的勸生婆婆媽媽團,都會用這句跟我拜年。

「要不要再生一個?」是吵偉出生後我不斷在考慮和思考的人生大事,有時候看到他小小的背影一個人邊玩玩具邊自言自語,或是翻著繪本對著空氣說故事,一有朋友一起玩會興奮地玩到六親不認 ⋯除了覺得好笑更多的是心疼,但我理智還在,絕對不會因為「想要生一個陪他玩」而決定這麼做,因為第二個孩子不應該是生下來是為了陪伴別人的。

獨子只能和玩具作伴很孤單,但卻能享有父母的全心全意;有手足的孩子有伴一起玩,卻要忍耐父母分身的缺席,不管是獨子還是有手足的孩子,我想當中的苦與甜並非絕對的。

更重要的是,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以及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都不同,以我來說在台灣讓吵偉上幼兒園的費用可能已佔了一般上班族月薪的一半,若兩個孩子上學等於是薪水全拿來繳學費就夠了。雖然說吵偉生父有時很豬但也都會支援,但我一想到若有兩個孩子可能無法每年買機票回娘家過年、逢年過節的紅包禮盒送出去後我們得喝西北風、房子得換更大的意味著支出更大⋯我立馬夾緊不敢鬆懈!

妳呢?目前有幾個寶貝呢?會想要再生嗎?來聊聊吧!(如果你想勸生也OK唷)

後記:聽一些身邊友人分享與手足沒有那麼和諧的關係,甚至為了父母的財產撕破臉,就會覺得生出來不一定會彼此相愛就算了還彼此殘害何苦呢?(當然這跟父母的教育有關啦!)

圖為吵偉在家自己營造有伴一起玩的感覺,看著他替玩伴又沏茶又切蛋糕的瞎忙,我覺得一個也很好啊!

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

我就是金智英啊!/82年生的金智英

我是哭著把這部片看完的,這根本是我的故事被搬上銀幕,我就是金智英啊!但其實應該說,妳或許也是,在你身邊的女性可能也都是。

當媽後哭點本就低,所以在看到智英過年時看著婆家一家團圓自己像是外人一樣我哭了、在看到就算有電子鍋洗衣機但因為長期抱孩子有媽媽手時我哭了、在智英好不容易可以重回職場卻因為現實問題必須擱置時我哭了、在智英媽媽得知女兒得了抑鬱症難過痛哭時我哭了、在大賢(智英老公)全力支持智英做自己想要的事時我哭了⋯

金智英在電影中說了一句話讓我覺得這也是我如今的心情寫照:「有時候我會感覺幸福,但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被困住了。」作為全職媽媽,可以留在家裡陪伴孩子一起長大、為辛苦工作的老公料理餐點、做好每一項家務事、把家裡佈置得很溫暖⋯是件很幸福的事。但有的時候我卻又會覺得自己不見了,需要自我沉澱或是在這裡寫文才找得回。

我想說的是,如果每個金智英身邊都有像她先生和家人那樣體諒和給予支持的人,那麼悲劇就會減少了。後來金智英病好了,同時也找到了一個平衡的方式兼顧家庭與工作。是的,能夠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才有辦法燃燒那份熱情過日子啊!

所以,我想藉此感謝一直辛苦撐住這個家的老公讓我可以用他賺的錢喝咖啡,媽蟲就媽蟲,蟲破繭後就是蝴蝶了啊!(早先韓國網路出現的全新名詞「媽蟲」,指帶小孩沒有生產力還吸老公血的媽媽。)

最後我也想跟自己說:妳好棒,竟然還沒有被操到要掛精神科(還是說潔癖+看不得東西亂放算是精神病?)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耶,以後工作面試可以寫進履歷表!

我覺得這是繼《厭世媽咪日記》(Tully)後,另一部讓媽媽很有感觸的電影,含淚推薦給為人妻人母的妳。

粉絲專頁:阿秤當媽了Kind of Life